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归档最新章节!
1993年7月7日,小暑。农历五月十八,葵酉年,己未月,己丑日。宜:休沐、开市、动土;忌:安葬、行舟、出行。
自从前几天村里的广播盒子连续不间断的播报了几天村里将要进行“集**暖”大改造的消息之后,一时间“集**暖”就成为了大街小巷里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河东省在地理上位于华北地区,属于中国北方,到了冬季11、12月份的时候天气就逐渐变冷,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20度左右。
在河东省的乡下地方,到处都能看到背靠山坡的窑洞,而梗阳县算是为数不多的少有窑洞的县区了,而由于隶属省会城市并州所辖,所以梗阳县的经济发展即使放在全河东省来看,也要算是数一数二了。
和黄土高坡上广为人知的窑洞里一样,屠谷村用砖、泥混建的老房子里也都有土制的火炕,这是老一辈人固执而坚持的传统。
搭建炕一般被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平整的石板,石板上再用泥摸平。
火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
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烟口一般都在房顶,人们盖房子的时候就会在墙壁和房顶预留烟囱的管道出口。
而像杨振宇和李从医这样在八十年代新盖的房子里,往往都没有盘炕,一是床更加的舒服美观,二是大家都能用得上村里煤矿生产出来的免费煤炭。
再加上盘了炕的人家,大都把厨房和卧室混为一用,喜欢干净、美观的年轻人自然另有想法,所以冬天的时候干脆弄一个铁炉子放在家里取暖。
可无论是火炕还是铁炉子,其局限性都很大,前者暖床的效果一流,可对提升家里温度的效果却很不理想。
后者的温度覆盖范围也极为有限,而且只要烟筒密老化或者密封性不好,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之类的事件。
村里人倒是大多都见识过这两年在梗阳县城流行的土暖气,可一打听价格,好家伙,光一个小锅炉就得千数来块钱,这还不算暖气片、暖气管道和工人的价钱。
再加上大家这么多年还不就是这样磕磕绊绊的过来了?所以大家原本对暖气什么的,并没有抱多大的幻想。
可没有幻想可不代表着没有期待啊!当听到广播盒子里播报说村里要进行“集**暖”改造的时候,第一时间,整个村子就沸腾了!
有人在问,集**暖是要弄土暖气吗?自家需要掏多少钱?有人不屑的回应道:“你不会仔细听广播么?广播里说的清清楚楚,有村委会出资,由梗阳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改造,把心放肚子里不需要出钱!”
还有见过世面的详细解释说:“集**暖可比县城里那些土暖气高级多了,我听说只有省城那些大国企宿舍才有集**暖呢!据说要用大粗管子把咱们每家每户都连起来,以后家里都不用劈柴烧炕,也不用生铁炉子,村子里会有一个巨大的锅炉,只要有人负责把锅炉生好了,那家里就部分白天黑夜都暖呼呼的,跟夏天似得,得穿短袖呢!”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质疑是否有他说的那么玄乎?
杨学文从河边锻炼完往回走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幕,这两天“集**暖”这四个字,都刷爆了屠谷村,甚至有村民拉着杨学文让他就“集**暖”讲出个一、二、三来。
杨学文很无奈,可村民们却觉得理所当然,你是村长的儿子,村长带头要搞的这个“集**暖”,你能不知道?再说了,大家不都说你是天才,是小神童吗?那你神一个给我们看啊!
杨学文当然没法就详细情况给他们解释,好说歹说才找了机会开溜。吓得他都不太敢在街上溜达了,一有时间就往县城跑,去和王丽丽卖东西。
去找王丽丽自然少不了赵虎子,到后来王丽丽那儿干脆就成了杨学文、李强赵虎子三人的根据地,以致于杨文婷和黄小蓉每天中午都不在食堂吃饭了,天天在王丽丽那儿蹭吃蹭喝。
杨学文天天往县城跑当然不是闲的发慌,主要原因在于239冰工厂的筹建。
自从端午节和武向南确定了建厂计划,韩伟第二天就去了省城并州市,和武向南一起去忙活建厂的相关事宜。
韩伟每天早出晚归,来回奔波于县城和省城之间,他和武向南配合起来,效率还真的很高,这才不到半个月,两人已经把包括场地、机器、生产资料、营业执照等各项手续办的七七八八了。
就在昨天,经过杨学文的同意,239冰工厂已经开始试生产!
为了鼓励俩人,杨学文大手一挥,从王丽丽这大半年的营业收益里拿出3万块钱来,托杨弯帮忙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充作平时厂子里的办公用车,这样韩伟每天也能开车上下班,减少路上的奔波。
昨天下午第一批试生产的239冰块刚刚下了生产线,韩伟就开车装了满满两大袋子飞速奔回梗阳县。
杨学文二话不说拿起还未及融化的冰块就开啃,可似乎并没有杨学文记忆中的那么美味,但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足够满足绝大大多数人的胃口了。
在和武向南以及韩伟协商之后,三人一致决定重新调整配方,直到有了最完美的配方之后再进行大批量生产。
而试生产出来的那3000袋冰块将作为样品配发给5个专门跑市场的销售经理,免费赠送也好,先试卖后付款也好,由着他们决定。
销售经理这个职位还是杨学文提出来的,为此杨学文力排众议专门成立了只负责跑业务的销售部门。
其实类似的负责公关职能的部门,即使在国企里也并不少见,但是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并没有哪家厂矿真正把销售当做一个重要的部门来看待。
所以尽管武向南对厂子里聘请这样五个不事生产的人颇有微词,可杨学文还是坚持己见。他觉得跑业务只需要打声招呼,他自己和工人们来就足够了,不就是拿着货往出卖么,谁还不会?
韩伟是杨学文指定的专门负责市场业务的副厂长,为此他也是搜肠刮肚的回忆那些来自于后世的记忆,狠狠的给韩伟补了好长时间的课程,直到确定韩伟真正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杨学文让韩伟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嘴皮子利索还拥有一张厚脸皮的人来当所谓的“销售经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计方法的让小卖部进他们的货。
这对韩伟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儿,韩伟本身就是在街面上混的人,认识最多的就是恰好符合杨学文要求的小混混们。
于是在征得杨学文的同意之后,干脆在一帮混混里挑了五个长相温和、口齿伶俐的来干这份活。
同样是在街面上混的,这个年代的人可不像后世的年轻人那样好吃懒做,这些年轻人普遍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物质贫乏的困苦生活。
他们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工作赚不到钱才选择瞎混,现在有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还能当上听起来就很体面而风光的“经理”一职,谁不想抢着去?
杨振宇并不担心239冰块是否能够大卖,因为前一世火遍整个河东省的239冰块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
他反而觉得这一世,有他这样一个先知者帮着制定各种更合理的计划,239冰块一定比前世的势头来的更猛烈!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239冰块成功打开市场之后,不要被胜利冲昏脑袋,及时的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不要重蹈前一世239冰块的覆辙。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杨学文就不在过多的把精力放到239冰工厂的身上,他能想到的、能做的,已经倾尽了权利,剩下的就是市场的考验。
只要武向南研究出最合适的配方比例,杨学文坚信,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上一世,239冰块的风靡也就在这两年,即使是后来的跟风者都赚的盆满锅满。
这一世,自己和239冰工厂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有自己这个重生者的情况下,没道理会做的更差。
所以他决定待在家里完善一下他的歌词本,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不然今天晚上姐姐杨文婷放假回来,杨学文恐怕就再没有这样安宁的日子了。
杨振宇面临的情况比杨学文有过之而无不及,和杨学文不一样,面对村民们的询问,杨学文还有借口推脱说不知道,他可不行。
更何况这些熟悉的面孔,不是他的同辈好友,就是沾亲带故的长辈亲戚,至不济也是邻里的叔伯婶婶,杨振宇身为村长更加不能落荒而逃了。
所以这几天他一直躲在李从医家的院子里办公,此刻杨振宇正拿着一张图纸仔细琢磨着,旁边放着一沓稿纸,上面列满了各种数字。
这是昨天张玉刚请县里一位从轻工设计院退休下来的老干部,在实地考察黄土坡上的旧砖窑厂之后给出来的重建图纸。
今天早上拿到图纸之后,杨振宇一上午都在反复的计算,照着图纸重建需要多大的成本,多少的工程量,多长的工期。
他在部队的时候接触过一些土木工程的知识,再加上**十年代,除了物质匮乏之外,服务行业人员的匮乏更是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但凡是谁家精明能干的男人,必然是一个多面小能手,无论是土工、木工、电工、等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知识,虽不敢说精通,起码能够上手。
杨振宇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在他当村长之前养着大车跑运输,路上车出个什么毛病,都是自己拿着扳手搞定的,全靠自学。
哪像后世那样,车坏了,一个电话4S店的人就到了。这个年代路上跑运输的司机,几乎可以说个把个的都是修理汽车的行家里手。
杨振宇当然是个精明能干的男人,杨学文家里的那一排柜子都是杨学文自己借了木工的工具,自己打出来的呢,连上漆都没有假手他人。
杨振宇搁下手中的铅笔,揉了揉脑袋,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中午11点了,他赶紧匆匆的收拾了一下,回到自己家里。
杨弯和几个原来砖窑厂的骨干师傅已经在等他了,他连忙笑着道歉说回来晚了,一行人汇合后向黄土坡走去。
今天中午他们要在原来的砖窑厂厂址上,进行一个简单的开工仪式,从今天开始砖窑厂的重建工作就正式展开了。
杨振宇一边走,一边展开手里的图纸和那些骨干师傅们讨论重建工作的重点,杨振宇估计整个重建工作得持续半个月,这还是因为正好赶在盛夏,天气给力。
几个师傅详细的看了图纸之后,也对杨振宇的判断表示赞同。杨弯对技术完全没有研究,也就没上去凑热闹,只是安排跟在身边的小弟准备好一应祭祀时需要用的物品。
民间讲究迷信,小到平时初一十五,过时过节,或是修屋盖房,大到建厂开矿、迁坟动土,人们大都愿意在办事前献上三牲或是六畜,点燃红烛,烧几炷香和锡箔,请满天神佛保佑。
杨振宇养车跑运输那会儿,每年过年之后开工时,都会宰一头羊,献上羊头祭祀一番,这才上路。开砖窑厂在村里人来说算是大的动土了,当然要献上三牲以表敬意了。
杨弯在这一方面向来大方,可这个时代的市场并不给力,他几乎跑遍了梗阳县城也没能集齐三牲,一整个的猪头和羊头摆在桌上用红布蒙着,牛头没买到,就买了十多斤牛肉代替。
苹果、梨、香蕉、桔子、桃子、红枣、核桃更是琳琅满目的摆满了整张八仙桌。
几个老师傅笑的合不拢嘴,按规矩,祭祀之后,桌上的这些物品都会平分给在座的各位,能够平白得来这些稀罕吃食,他们当然高兴了!
在一阵鞭炮和二踢脚的轰鸣声中,祭祀礼仪完成,也宣布着砖窑厂的重建正式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