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百年歌之五代最新章节!
王重荣接到朱温的降表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同时觉得相当兴奋,黄巢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位齐国将领主动投降唐军的先例,朱温作为齐国重量级的将领,对大唐来讲,他的投诚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风向变了,连朱温这样级别的大将都选择了投降,便可见齐国现下的国运有多么的衰微了,其内部的人都不再对其看好,外面的人更是不敢再对其加注筹码了。
一个顽强的政权往往不惧怕外部的敌对势力,反而最有可能因内部出现问题,而最终导致全面崩溃瓦解。
随着朱温的叛降,同州之地随之归唐,长安东面的门户顿时大开,这使得一些先前还看好齐国的藩镇们顿时重新认清了形势,也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大齐国更加雪上加霜。
王重荣看着木匣中同州监军的头颅,这血肉模糊的人头便是朱温的投名状,再看看桌案上放着的降表,里面也是言辞恳切,朱温深深懊悔自己这么多年迷途难归,在黄巢军中渴望归降却始终不得,如今终于得返朝廷,涕泪纵横等等,这些场面上的话,王重荣已经懒得看了,他需要得到一些实际的信息,那就是朱温的态度到底有多真诚。
蒲津桥,木质的拱桥凌空飞渡,湍急的黄河水从桥下流过,两岸的堡寨此刻寨门洞开着,大量的河中军经过蒲津桥进入了同州境内,桥头恭敬地站立着一群人们,领头的便是原大齐同州节度使,朱温。
朱温看着铠甲鲜亮的河中军,这些之前还与自己生死势不两立的敌人们,如今却成为了自己的袍泽兄弟,朱温情感上一时半会儿还真的适应不过来。
王重荣策着一匹白色的骏马缓缓地靠近了这群人,他仔细地打量着这群人,特别是为首的朱温,这个人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局促感,倒是与自己曾见过的其他降将不同。
“卑职朱温与所部将官见过招讨使大人!”朱温一见到王重荣近前,便率所部官兵一起躬身罗拜,地面顿时扬起一阵尘土。
王重荣眯着眼,他没有下马,只是用手虚抬了一下,淡淡地说道:“朱将军不必多礼,汝能够敦从大义,迷途知返,尚且未晚,本镇自然会为你向朝廷禀报。”
朱温再叩首称谢之后,便站起身来,直接走到了王重荣的马头前,王重荣的侍卫们捏紧了刀柄,防备着这个新降之将有什么越轨之举,朱温伸手牵起了王重荣的马缰,然后在一旁缓行着,王重荣再高傲也没有让投向自己的敌军高级将领牵马的道理,他的脸上表情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朱将军这是为何?这可太折煞本镇了。”王重荣劝阻道。
“将军姓王与吾母本是同庚,温此番投唐全赖将军为吾转祸为福,再造之恩,岂是牵马所内报之?温不才,敢请以舅亲事之,自今日起同州上下尽数官兵全部听从舅父调遣,绝无二心。”朱温真诚地望着王重荣。
王重荣自然知道朱温的算盘,想让自己为其在朝廷面前说好话,同时朱温刚投向大唐,在朝中可谓是毫无根基的小白,想找个大靠山又没有门径,只能先抱住一个算一个了,如今现成的王重荣在眼前,倘若其不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自己此番叛降没有任何好处,说不定还会被河中军算计猜疑,反而更加危险。
王重荣沉吟了片刻,哈哈一笑,老夫年长几年,如此却是要舔颜承受了,王重荣也是作乱上位的,对他来说,多一个听话的小弟比巴结和忠心于朝廷大哥,那可是要重要的多。
收了朱温这个小弟(外甥)之后,王重荣再不耽搁,赶紧派人去向王铎禀告,此时的长安正是陷入僵局之中,朱温的叛降给了朝廷无限的遐想,王铎欣喜若狂之下立即承制册封朱温为同华节度使,这两州之地都给你,同州你已经占有着,那么华州你就自己想办法吧,反正都是你的。
朱温在河中跟着王重荣混着,其手下的首席谋士谢瞳此刻却被朝廷召往成都,他要代替朱温前去面圣,被长安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打击着,唐帝已经渐渐麻木了起来,如今冷不丁地出现了齐军大将叛降的消息,一下子把唐帝本来已经逐渐冷却的心再次磅礴起来。
谢瞳拜别朱温,将军我会将同州军的最大诚意带给皇帝的,此番前去必然为同州军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请将军放心。
朱温和众将官与其一一惜别,朱温和谢瞳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要再隔几经年,才能再次相见,再次相见时双方的身份已经如同天壤之别,再也不能像如今一般安然平淡地相处了。
谢瞳出了潼关取道山南,当其经过商州之地时,想起朱温等人之前从邓州回来的样子,其忍不住唏嘘起来,向北望去,长安城的方向,谢瞳忍不住想到,长安的那位皇帝知道了朱温叛变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那肯定是暴怒至极了,黄巢此刻想把整个宫殿内的所有东西都砸个粉碎,恐怕也排解不了此刻自己的狂怒和郁闷,这个朱温,他他竟然也叛变了!为什么?为什么?黄巢想不出朱温要叛变的理由,自己将其外放自己经营同州,已经将其倚为朝廷的柱石,对其信任的无以复加了,他竟然还是叛变了。
朱温如果抗不住河中军的袭击为什么不发军报告急?还有阎宝整天都在干什么,朱温有叛乱之心还没侦窥发现?真是死有余辜,黄巢绕着宫殿的四周不停地走动着,他在想长安如今的局势,同州不报,那么下一个要倒霉恐怕就是华州了,华州李详确实也是一个打仗的好料子,希望此番他能给朝廷争点儿气。
黄巢寄托希望于李详,他哪里知道,此刻的李详也是很纠结,那就是投降不投降的问题,同州的朱温投降了,不用再担心大齐国保不住的问题了。
李详时常暗自问自己,大齐国靠谱吗,看着缺粮少兵的齐国现状,朱温又给大家指明了一个更好的前途,因此华州的李详也开始积极准备起来了。
他想学学朱温,拿华州搏出一个朝廷内的前程来,他不知道有的时候一件事,往往只能成功一次,第二次搞不好会输得很惨很惨,李详就是这个典型的倒霉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