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节!
逃出了坤宁宫,在一众内侍提灯引路之下,朱标回到了春和宫寝殿。此刻天已经黑了,朱标在书架上随手拿了一本书,翻了起来。古代没有什么夜生活,晚上的娱乐活动无非是琴棋书画、饮酒作诗、看舞听曲。
纵然他是太子,这时候歌舞升平貌似也不太好,唯有看看书,打发时间。不过古代竖板书,朱标读起来很不习惯,再加上没标点停顿,句意理解上也是存在困难。虽有句读作为古文的行止、停顿,再辅以各种虚词表示各种语气,但是没人教授入门之法,根本没办法读懂书籍。“一定要给这些破书加上标点符号!”朱标暗自下了决心。
现代的朱标是天朝小屁民,管不了“国家大事”,现在不一样了,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太子,加标点这件事儿不难办。约莫半个时辰,朱标实在看得累了,索性吩咐内侍更衣,准备睡觉。
朱标躺在榻上辗转难眠,晚上八点多对于来自现代的他而言正值娱乐时间——打游戏、刷视频,在大明朝就只能摸黑发呆了。脑海中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思绪不由自主地就跑到找媳妇这件事上来了。谁让他前世是个单身狗呢,才刚穿越过来,马皇后就要给自己物色媳妇了,怎能不激动。
他知道,再过两年(洪武四年),自己就要迎娶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生长子朱雄英),后面还有吕氏为侧妃(生次子朱允炆),这两位虽然都被建文帝追封为了皇后,但远远不如徐皇后(徐妙云,徐达长女)大名鼎鼎,相关记载寥寥无几,甚至连个名字都没留下。这时候他倒是很想娶徐妙云,抢了老四的媳妇,怎奈徐妙云年齿尚幼,无婚配的可能。另外,与常氏的婚姻是娃娃亲,推拖不得。“不知道常氏样貌如何?应该不会太差,否则老朱才不会同意呢!”朱标嘀咕了一句,不复再想。
“干大事,一要有钱,很多钱,二要有人,很多人。发展科技得花钱;搞新装备得花钱;筑城守边也得花钱。那人就更不用说了,任何事儿都要人去干啊!”朱标又盘算起自己的穿越大事业,“现阶段这两点都不具备。大明初立,百姓经过元末战乱,财力俱困。恰如老朱所言‘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加赋收税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明一代,国家一直都不富裕。向前看不如宋,向后看不如清。
在古代,国家的钱无非来自各种税赋和商业贸易。宋代虽然偏安一隅,田土不多,但商业贸易发达,而明代疆域虽大却搞海禁,自断财路;清代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特别是经过雍正新政后,实行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赋税激增,而明朝却一直收人头税,无地百姓穷得交不起税,况且明朝人口(1亿上下)远不如清朝(清末4亿)。如此,国家穷就不奇怪了。出海贸易、税赋改革这两条必须得落到实处,广开财路,朝廷才有足够的钱干大事。
至于人嘛,一方面指人口,毕竟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税收也就越多,兵员越多,能够打下并占领的土地也就越多;另一方面指人才,人口基数大了,就算成材率低,但是数量也应该够用了。这些人才,不能是只会八股的酸秀才,而要是‘科技人才’。想要增加人口,就要让老百姓生得起、养得起。
参考一下清代,改了人头税,老百姓就生得起了,多生不用多交税,给自家增添劳动力;其次大力推广引进的玉米、土豆等高产农作物,解决了粮食问题,养得起更多的人口。不过,玉米、土豆这些作物是明朝中期才传入中国的,最早也要等到正德、嘉靖年间,那时候我都死透了,看来这一点做不到了。”想到此处,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自言道:“行了,多想无益,做一步看一步,睡觉!”
翌日清晨,天光渐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朱标隐约听到呼喊之声,搅了他的清梦。“我靠,搞什么啊,老子才睡着,叫什么叫啊!”有起床气的朱标不由得爆了粗口。话音刚落,听得扑通一声,随之一个颤颤之声传来:“太子殿下恕罪!已经卯时了,您该起了。”“卯时?才五点多就要起了,做太子也不容易啊。”朱标心想。
融合了懿文太子记忆的他,自然知道现在该起床到大本堂就学了,但昨晚辗转反侧,估摸后半夜才睡着,现在正困得很。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朱标翻身坐了起来,只见床榻前跪着一名年轻近乎稚嫩的宦官,身着典型的明初内官服饰——乌纱描金曲脚帽、胸背花盘领窄袖衫、乌角束带、红扇面黑靴。
“别怕。你职责所在,我没有责怪的意思。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朱标见他浑身发抖,像是害怕极了,连忙解释道。
“谢太子殿下。奴婢叫秦顺,南京本地人,十五岁。”那名小内侍答道。
“哦,秦顺。起来吧,叫人进来伺候我更衣!”朱标吩咐道。
“是!殿下”秦顺闻言刚要起身,便又喊道:“太子殿下小心,榻下有东西!
朱标被他吓了一跳,闻言下意识地抬起了双脚,忙问:“榻下何物?”
“回殿下,里面有些黑,奴婢看不清楚。”
“昨天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晚间我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想来不是个活物,你且小心将其拖出来看看”。朱标定了定神,说道。
秦顺心里有些怕,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猫腰探到榻下,用手戳了戳那东西,确实没有什么反应。离近了观察,是几个圆咕隆咚之物。他小心翼翼地用双手交叉,兜着那堆东西拖出了床榻。朱标定睛一看那堆东西,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是几个土豆和红薯,正是他穿越前准备的早饭。
这可真是‘正愁没有招儿,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粮食问题就着落在这几个土豆和红薯上了。朱标赶紧蹲下身来,把红薯、土豆一个一个地拿在手里观察。土豆表面还残留些许泥土,有几个芽点,没有腐烂的迹象,红薯也还算是新鲜。
“等把这两种作物推广开来,天下就不愁粮食吃了,人口问题解决了一半儿。太好啦,哈哈!自己早饭怎么没吃玉米呢,那可是高产作物。不过,貌似煮着吃的嫩玉米做不了种子。我是不是想太多了,有土豆、红薯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嘿嘿。”朱标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想,一边傻笑起来。
秦顺看着太子坐在地上傻笑,有些纳闷儿“这是什么东西,把太子爷乐成这样”,便试探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这么高兴啊?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标站起身来,笑眯眯地说:“没见过吧!我告诉你,这是......”话刚要说出口,却又咽了回去。他想到这俩东西在现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扔路边都不见得有人捡,但是明初却没人见过,更不知道可以种植食用。如若贸然拿出来,一旦被追问起来自何处,岂不无言以对。顿时又泄了气,坐回地上。秦顺见太子爷刚才还兴高采烈,话说一半儿,又愁眉苦脸,一时也摸不着头脑,站在一旁不敢出声儿。
“有了,接着‘装神弄鬼’,就说这是天赐的,梦里神仙给的。封建社会迷信鬼神,正好利用。况且,这两种作物都是好东西,利国利民,老朱也不会对我疑心太重吧。”拿定主意后的朱标又来了精神,随即站了起来,在秦顺好奇的目光之下,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道:“昨夜,我于梦中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其感念天下生民疾苦,特将此物等赐予我大明朝。那种形状粗短、表皮微黄的,名曰土豆;另外一种细长、表皮泛红的,名曰红薯。仙人说此二物都是......”话没说完,就被门口进来的一名内官给打断了,“启禀太子殿下,去大本堂的时辰到了,您该起驾了。”
朱标发现了土豆、红薯,光顾着高兴,早把上学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候被提醒才意识到已然耽误了不少时间。当即,他指着那堆土豆、红薯对秦顺说:“秦顺,我给你一个重要的差事。你在此守着这几个神物,哪儿都不能去,等我回来。期间任何人不得靠近、触碰神物。明白了吗?”
“是,太子殿下。小的明白了,一定保证神物万无一失。”秦顺跪地叩首。
“你,别愣着啦,赶紧把衣服拿过来。我要迟到了!”朱标转身一指刚才进来禀告的内侍,连忙吩咐道。听到太子殿下要衣服,一溜烟儿地跑进来几名内侍,每人捧着一件衣饰,有翼善冠、团龙圆领袍、束带、靴子、内衣等等,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给朱标穿衣服。即便是太子常服,穿起来也十分麻烦,里三层外三层,足足搞了半小时才穿好。
朱标拿过锦帕随便擦了擦脸,早饭没顾得上吃,一溜儿小跑直奔宫门,屁股后面跟着一众伺候的内官,喊着让他慢点儿。他问过秦顺了,今天大本堂是宋濂授课,这老头很古板,规矩甚严。他可不想因为迟到被打手板儿。老四那小子没少挨打,看着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