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流水席风波

筱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逍遥小毒医携空间养萌弟萌妹最新章节!

    这个问题,直接将王欣问懵了。

    流水席这个名头,最早起源于一座寺庙。

    每年的三月三,寺庙都要照例举办庙会。

    彼时山yīn道上,人来人往,喧闹异常。

    寺院为了显示佛门慈悲,庙会这天进香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舍一顿斋饭。

    一开始,是让领到斋饭的人在寺院内随意找地方吃,乱哄哄的,没有头绪,显得十分杂乱,还不卫生。

    后来有僧人想了一个办法,沿山形,借山泉流水之势,修了一条石砌的水平渠,一直修到寺院外的空地上,在空地上垒了一排的石桌,让人们在这里吃饭。

    僧厨们做好了饭菜,放在木质的条盘里,漂在水渠上。

    条盘顺着水势,缓缓漂流,飘到吃饭的石桌那里。

    前来进香的人,按前后顺序,每人端一个条盘的饭菜来吃。

    这样有条不紊,人们随来随食,既方便又新奇。

    寺院主持还给它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借流水上席,就叫流水席吧。”

    后来许多人家发现了这样摆席的便利处,家中有了喜庆之事,便往往摆一天或三天的流水席。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有条件修水渠,但宴席上菜品流水似的上,供客人随到随食这种便利的习俗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久而久之, 流水席这个名头,沿用到现在,并不仅仅说席上有流水才叫流水席,就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更多的涵义,是形容吃席的人随到随上桌,像流水一样来去不停。

    龙凤胎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听小婶婶讲了这个典故。

    心里十分不服气,没有流水的席,还能叫流水席吗?

    要知道,他们早上知道要摆流水席,可是期盼了好久呢。

    王欣看着两个小家伙蔫耷下来的神情,答应回到京城以前,领他们见识一下他们期盼的真正意义上的流水席。

    龙凤胎这才闷闷不乐的离开,去找小歌儿了。

    但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王欣回了一趟院子,再出来时,就发现龙凤胎被小歌儿拉着,与她那帮小伙伴儿玩到了一起。

    龙凤胎在宫里时,就没有适龄的玩伴,在东宫的时间最多。

    偶尔逢年过节时,太女母亲带着他们去护国公府玩,但府里也没有与他们年纪相近的表姐弟们。

    现在见小歌儿被二三十个小萝卜头围着,叽叽喳喳地七嘴八舌说话,都觉十分新奇。

    因着是流水席,就没有固定的席位,反正每个桌上的菜都差不多。

    村子里的小小子小丫头们,平日里坐席都是跟着父母坐的。

    但今儿,一来他们与小歌儿分开久了,十分不想与她分开坐;二来每桌上的菜品都大差不差,还是一少就有人补上,管够管饱;三来村里人也想借孩子与王欣姐弟拉近关系,如有谁家孩子被这三姐弟看中,带在身边,那不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儿么?

    所以都有意放纵。

    渐渐地,先是那些稍大点的六七岁的小孩子,拉着打猎回来的小歌儿,单独坐了一桌。

    这让那些稍小些的孩子看得眼热,不多久也蹭过来,占据了他们相邻的一张桌子。

    于是,那些与小歌儿一般大小的小屁孩儿,也不甘示弱,在小歌儿所在桌子的相邻的另一头,也霸占了一张席面。

    一帮小孩子一边吵吵闹闹,一边还不忘用红烧肉把腮帮子吃得鼓鼓囊囊的。

    从整个流水席来看,倒数他们这三桌最热闹。

    小歌儿在京里是见过大世面的,知道宴席上不可无酒,看到周围大人们桌上觥筹交错,唯有他们这三桌上没酒,不由心痒。

    她们还是小孩子,姐姐哥哥肯定不让他们喝酒,就是抬出龙凤胎也不行。

    她眼珠子一转,拉过刚在他们这桌加菜的侍卫,甜甜地一笑,道:“侍卫大哥,麻烦你去给我姐姐说一声,我这边还想要三大壶蜜水儿。”

    山村的孩子平日里连糖水都喝得少,何况是稀缺的蜜水了。

    小孩子本就不懂得掩饰情绪,听小歌儿这样说,不由拍手欢呼雀跃。

    那侍卫虽不是常在凤凌跟前侍候,却也是个有眼色得用的,不然也不可能被凤凌带到长寿村。

    这时见主子未来王妃的妹妹有要求,痛快地答应一声,就要转身去禀报。

    却不想,旁边席位上歪身子坐着的一个邋遢汉子冷不丁的发声了:“兄弟,劳烦兄弟问一问,王小神医既发善心,不若发大发些,县里人家一般摆流水席都摆三天,王小神医席面如此丰盛,不若也摆三天,让我们乡邻都沾沾光,传出去大家面子上也好看,如何?”

    他的声音夹杂在旁边小孩子们的吵闹声中,本来不响。

    奈何刚刚小孩子们欢呼声刚停,他的话语又长,这就清楚地传到了旁边几桌人的耳朵里。

    听到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

    村长张全福不在这里,但他弟弟张全贵在呀,听到这话,一下子变了脸色。

    认出说话的是村头杨寡妇家的泼皮儿子。

    要说这杨寡妇也是个可怜人。

    杨寡妇父母早丧,十四岁被哥嫂五两银子卖到长寿村,当了村头杨老头病弱独子的小媳妇。

    谁知进门没两年,杨老头的独子就不慎得了风寒,没熬过来,去了。

    杨老头夫妇俩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

    儿子这一走,老俩口白发人送黑发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儿媳的错。

    是儿媳妇没照顾好他们的儿子,后又听信别人传言,说他们儿媳妇克父克母,现在又将他们唯一的儿子也克死了。

    听信谣言的杨老头夫妇,怎么会善罢甘休?

    一回家就将怨气全撒在这唯一的儿媳妇身上,可着劲的搓磨。

    结果在一天罚跪时,杨寡妇晕倒了。

    杨老头夫妇恨这儿媳妇恨得要死,又怎么会给她请大夫?

    还是后来村长听说了这事,怕他们闹出人命,过来狠狠训了杨老头夫妇一顿,还帮他们请了个郎中看了看。

    郎中看了,告诉杨老头夫妇他们儿媳妇怀孕了,已有三个多月,胎儿不稳,需仔细调养。

    杨老头夫妇得知儿媳妇怀孕,这才吓了一跳,看在怀了他们大孙子的份上,不再磋磨儿媳妇了,直到他们孙子出生。

    但杨寡妇前脚生下儿子,后脚儿子就被公婆抱走,除了吃奶的时候,别的时候见都不让她见,更别说近身了。

    村里人都迷信,杨寡妇也以为自己命硬,克父克母还克死了丈夫,不敢主动与儿子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