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探访普照寺

山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市委机关的秘书最新章节!

    市委机关的秘书之三、文化交往

    (内容简介:一个县级市有很多对外交往活动,其中有的是必不可少的文化部分。秘书一级的人能参与和掌握的有限,就是这有限的空间,也呈现纷繁复杂多彩的景象。)

    目录:

    1、探访普照寺1………………………8

    、现场办公(上)9…………………14

    、现场办公(下)15…………………

    4、市长的忧虑………………………

    5、杜鹃花开4…………………………9

    6、外地画家(上)40…………………44

    7、外地画家(下)45…………………49

    8、法制建设50…………………………56

    9、名画来去57…………………………64

    10、抚疾油膏65………………………70

    11、遭遇诈骗71………………………76

    ************************************************************************

    1、探访普照寺

    (内容提要:迟书记抽空去探访普照寺,此行为后来该寺庙的发展奠定基础。)

    可能迟书记还惦记着中心组学习时,杨副市长向他汇报的,有关普照寺的事情。这天他稍有空闲叫上程主任、苟秘书,还捎带上我,一行4人去0公里之外的普照寺。他内心可能这样想:程是学农的、苟是学医,而我是学文的。文化方面的事情,有可能我要清楚一些。因为杨副市长工作忙,迟书记没有叫她一道去。

    迟书记的驾驶员姓雷,是个谦和的中年汉子。雷师傅家在城关,爱人在县供销社的下属单位。去普照寺的这天清晨,雷师傅将尼桑车从车库开出来,停泊在机关院落中等待出发。我拎着包去的时候,程主任和苟小美都已经在车的旁边。他(她)们互相交谈,说是已经给大观乡政府打了电话。乘迟书记还没有到,我问他(她)们待一会儿,上车的时候我坐那里?程主任说他坐副驾驶位置,迟书记喜欢坐在驾驶员的背后。然后我坐后排的中间,苟秘书坐我的旁边靠车门,我们先上车等迟书记。这样雷师傅之外,我们三人上车的次序,当然首先是我入坐,然后苟小美、程主任也上车。

    尼桑车后排三座位,满坐后肯定要人挨人。苟小美还虎着脸对我说,你坐过来一点别把迟书记挤着了!没有办法我只得向她的身子靠过去一些,尽可能将迟书记的位置让得多一些。这时候迟书记腋下,夹着自己的真皮公文包来上车。雷师傅发动汽车,尼桑车驶出机关大门。我坐在后排座的中间,这时也只能靠着苟小美,不能挨着迟书记。

    尼桑车上大街出城区朝大观乡驶去,我们的车要过湔江内江上的蒲柏桥、走江桥,外江上的清城桥。还要过中兴镇、太平镇,行驶0公里才能到大观乡。从大观到普照寺没有公路,须步行公里多其中山路有1公里多。迟书记问这车上的4人,雷师傅和我去过普照寺。雷开车不便说话,我把去普照寺的两次经历,告诉这车上的几个人。

    我第一次去是当知青1970年的夏天,也是4个人都是刚好0岁的男知青。我们在山边的环山渠洗了澡,因为那里人多不便换衣裤。走到普照寺山门下照壁这里,看到四下无人都在这里换了湿裤子。不料上坡后才发现只几米外,10来米高的坡坎边,坐着几个割猪草的农村姑娘。她们都望着我们窃窃私语,想必是刚才的一幕,姑娘们都看在眼里了。普照寺占地宏阔院落众多,有三重大殿、4处院子、65间房屋。石雕的灯杆很有特色,这寺庙主要是石木建筑既精巧又浑厚。里面的菩萨基本上还保存着,只是有些断手破皮损毁不大。

    第二次去是来县委工作,1971年初当交通员的时候。因为是县委来的人,庙里的老年女和尚,还招待我们喝了很好的红白茶。喝茶的地点是普照寺的斋堂,房屋宽大印象最深的的是一股山泉,淙淙流进一只大石缸中。当时社会仍在“十年期间”,那年拆普照寺院文件,还是我当打字员的时候打印的。起草文件的是县工交部的人,我问过他们拆那么好的庙宇可惜不可惜?他们说庙宇是县上的,放在那里反正没有用处。铁厂是县上的炼铁工人没有住房,正好将无用的庙宇转化为有用的住房。总的说来太可惜了!其实当时我很想给地委办公室打电话,如果及时打了电话,庙子就拆不成能够保全。我当交通员时曾骑自行车,去地委办公室送过文件,但这不应该是打字员干的事!

    我讲的话迟书记不置可否,程主任也象没有听到一样。苟小美对我靠着她坐,好象也没有什么反映?言谈成了我一个的人独白,就这样不一会儿大观乡到了。尼桑轿车驶进乡政府,立即有男女工作人员迎上来。他们都亲热地先招呼迟书记,然后再依次称呼程主任、苟秘书以及我。车上的4个人下车后,程主任先问乡上谁陪迟书记去普照寺?这时一位姓刘的女副书记应声出来,说是她陪我们去。苟小美问中午饭在什么地方安排?刘说乡上已经派人去庙上了,午饭就在庙子上吃。就这样我们现在是,连同雷师傅一行6人,朝几里地之外的山中古寺走去。

    我们这行人进一处山口再走1公里多,上几个坡就到庙宇了。这位大观乡姓刘的女副书记,人年青0岁刚出头,长相和身材都不错。过去我们也认识,听她说是太平和大观交界香积寺的人。高中毕业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招聘为乡镇干部刚提拔为领导不久。现在她只能和迟书记、程主任不断地说着话,偶尔也和苟小美讲一句两句。因为年龄关系他们都叫她小刘!

    小刘主要讲普照寺新来一位姓袁的居士,是个女作家好象能量很大。她带来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字,“普照寺女众道场”,今后普照寺就只能住女和尚。袁居士还自己掏钱,给庙子上买了架14英寸的彩色电视。袁的爱人是全国著名诗人,也到过这庙宇。见到十年期间的被破坏的惨像,诗人还题词刊刻在石碑上:山外红尘山中古寺,两不相扰各行其志。意思是红尘中人,不应该拆去庙上的古建筑。

    这路上我和雷师傅少话,象是多余的一样,他想些什么不知道?我自己有时间和空间去暇想。小刘家所在的香积寺,我去过只是没有到过她家。从书上看到那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留下过作品的地方。

    王维诗云:

    古有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林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现对照诗中描写的景色从头道来。首先由于版本不同,诗的个别词句可能不同,本文暂且以上述诗句为准。

    香积寺在诗人王维之前很久就有了,位于和大观镇交界的味江河畔山上。沿环山公路出太平场~4里,有一条支线公路进山口,再上行数里即到。向上攀的山道既陡且高,从下面看寺庙所在山峰有云气缭绕。这就是诗中的“古有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林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据当地人称,香积寺山上过去树大林密,1958年才被破坏掉。唐代人口少全国只几千万人,地盘比现在还大。王维那个时代的林木,有可能茂密到遮天蔽日,道路也被掩盖住的程度。寺庙的钟磬之声,从高远山上的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现在香积寺山上树木也很多,大多数是近几十年,即改革开放后栽种的。

    这里有一条小山沟,从陡峭的山崖上淙淙而下。水小流水之声也小,王维因此用“咽”来形容。水是从山崖下来的,故有“泉声咽危石”的比喻。“月色冷青松”,王维到香积寺附近的时候,已经晚上有月亮光照在松树上。由于月光只是太阳光的反射,没有温度诗人谓之“冷”

    香积寺山上有几处冰河时代,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冰臼深潭。其位置又恰巧在,水沟处有流水进出。最深的据当地人称有~米,面积大的有~平方米,人们可以在里面困水或游泳。游香积寺的人有从山道上,往深潭中扔石子的习俗取名打妖沱。

    诗人在暮色中走到这里,水潭的流水声像歌曲在欢迎他。王维猜想今天晚上可能睡个好觉,水潭流水的节奏声,能帮助他制服失眠这条毒龙。诗的结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意思。

    ……。

    我年青时曾听清城山易当家讲:香积寺还有漏米石和鸡骨禅师的传说。漏米石在寺庙旁边,为一处突出地面近米高的崖石,峥狞而嵯峨。石中间有一光滑的槽,传说槽中有米粒滑出,够寺庙的僧人食用。鸡骨禅师说得是某朝某代,香积寺一位嗜好食鸡的高僧。升天去见西方佛祖之前,他把所食之鸡全部从口中吐出。鸡们纷纷拍打翅膀,随大师一起飞升上天。

    改革开放后香积寺恢复过一段时间,有几单女僧人在寺庙里操办一切。“5.1”特大地震,这山上的农民院落,包括香积寺、普照寺都被毁掉。灾后重建普照寺恢复,香积寺撤销;农户们都搬迁到山下的定居点,这山上全部退耕还林。小刘(应该是老刘)家及附近几户农家,在靠近山边的平地上,至今都还保存着。现在这里有很不错的几处农家乐,象清城后山一样,一年四季都在接待旅游的人。

    ……。

    我们这行人来到环山渠边的一座小桥,过桥再走一小段路即进山。我告诉迟书记那些年在打字室的时候,农工部的申秘书打印文件,曾来讲过环山渠占湔县农田的事。听申说环山渠从玉堂白马堰(现为岩燕电站)取水,流经玉堂镇、中兴镇、清城山镇、大观镇及崇州市的街子镇、怀远镇。主要是崇庆县受益,有10多万亩农田得到有保障的灌溉。但1958年开挖的时候,一共占湔县的田地000多亩。“十年期间”温江地委协调这件事,当时湔县的方案,是要崇庆县划拨田地补偿。但地委领导提出“龙江风格”,叫湔县发扬风格;不要崇庆县划田算了,我们也只能接受。

    什么是“龙江风格”?十年期间有一部《龙江颂》的样板戏电影。说的是某一个大队,为了给受旱灾的其他公社送水灌溉,将自己的几百亩田地淹没了。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就叫共产主义的“龙江风格”。申秘书的意见是一句“龙江风格”,就把湔县的000多亩田地了结?这太不应该了。这时候迟书记插话说,那个人嘴巴厉害连他也有些怕。

    迟书记讲的此人确实如此!他个子小人称“矮子”,但嘴巴真的不一般。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也去参加考试。这年上线成绩75分,我只考得7分。落榜也就算了,但申来打印文件时候,开口闭口都叫我“大学生”。气极之下我推过申一掌!40多岁的矮个子,决不是0多岁正常青年的对手。申找过机关党委,还找过县纪委控告我打他。但这人嘴巴讨厌是出了名的,再说我只推他一掌,也没有什么后果。因为没有相关人士来找我,估计申的告状无人理采。

    这行人正说着话来到我知青时候,几个同伴洗澡后换衣裤的照壁处。当年的情形现在不好再讲,从石阶梯上到10来米的高台后,空旷的普照寺展现在面前。当年上高台即是山门,旁边有飞马灵官的石雕像。两旁石刻对联:到遮(同“这”)裏他就是銅肝鉄胆也要回頭向善,入此门任隨你紫袍金带亦须合掌皈依。现在灵官像还在,山门、大殿、经堂等5重殿堂、共0个院落、01间房屋没有了,成为一大片空地。石雕的高高灯杆还在,这灯杆为龙抱柱,下面还有石雕的围栏。小刘说拆庙的时候也有人想拆灯杆,是乡上的领导保存下来作纪念的。

    望远处残存的以藏经楼为主的4幢院落,64间房屋好象更雄壮一样。那年拆庙拆到最后这4幢院落,温江地委领导发觉。上面当即发话制止,同时还提出地区出资50~60万元,由湔县将普照寺恢复起来。相关工程人员实地勘察后认为,即便有500万元人民币也恢复不了。地委领导批评一通后也只好作罢,于是这最后4个院子残留下来。实际上这大片空地也不空,已经有几户农民院子在这里面。

    网上载:普照寺位于湔江堰市大观镇——清城外山风景名胜区内。原系一殷姓祠堂,始建于元,明代毁于火。作为佛教寺院,在清康熙年间(公元1684年)重建,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完工,历时05年。普照寺原名“蓥华庙”,清道光年间称普照寺,从开始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曾与成都市文殊院、昭觉寺和新都宝光寺并称为川西四大禅林。现在看已经是过去的历史?!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普照寺,象劫后余生一样。(文庙山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