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革宋最新章节!
第三十二章:讨逆将军
“报告将军,董大人的大军已经逼退后方的逆兵,正在朝会川城方向过来。”一个斥候跪在,高升顺的帅座地下,奏道。
“好!”高升顺大叫一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笑呵呵地对他四周的参将们说道,“我在这城里憋了这么多天了,要不是那两个逆贼断我后路,我早就发兵将逆贼连锅端了。现在好了,集董贤侄的三万大军,再加上会川守军,我们就有整整十万大军,一定可以克期平定叛逆!解陛下和督爽大人(高升泰)之忧。”
“将军英明!”参将们齐声赞道。这些参将各个都是跟随了高升顺很久的佐将,在平定杨义贞时候都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高升顺不是一个庸将,恰恰相反,由于高氏祖先是三国时跟随诸葛亮平南蛮的高定,因此对军事一直很重视,尤其是汉人的兵书,一直作为高氏子孙相承的宝贝。高升顺自小熟读兵书,尤其是三国,对自己的谋略,高升顺还是颇有信心的,从小就被人称作小诸葛,在加上勤练武功,后来在平乱和镇边中屡立战功,不得不说是一员良将。
虽然嘴上说可以轻松平定叛乱,但是高升顺心中并未轻敌,话说出来是给身边这群憋了好几天的手下听的,自己作为主帅可不能轻敌,从已知的情报来看,这支由汉人流军裹挟着几万蛮人组成的叛军实力还是不可小觑,从斥候报告的装备情况,尤其是那些个汉人的装备情况来看,这支队伍幕后可能还有别的队伍支持,绝不像一般的叛匪,他们在建昌并未抢掠一空后盲目地挥军南下,而是与民休息,一副争取民心的派头,这倒不像是叛匪了。
高升顺隐隐猜到这“中华军”背后还有其他势力参与,大宋?大宋应该不会有闲空来插手大理的事物吧,再说每年的贡品都如期送到,大宋犯不着在大理横插一脚,那远在汴梁的宋朝中枢们可能早就忘了西南还有一个小国大理吧,从唐朝到宋朝,从南诏到大理,这个西南一隅都被中原王朝忽视,只要每年的贡品准时送到,这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引起重视的,就连在边境抢掠汉人的城市,中原王朝的朝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抢夺的财务中拿出一小部分作为贡品交上去,就啥事没有了。
那还会是谁呢?
高升顺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董叶澜也在想。大宋的文官政治就能否定“中华军”的宋廷背景,但是从中华军的所作所为,以及及时的调动来看,绝不是一般的叛匪。那郑爽和李梓两支军队与其说是被自己逼退的,还不如说是主动逃逸。既然郑爽和李梓两只军队倒戈,那杨家就跟“中华军”有脱不了的干系,可是以那一小部分杨氏势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这么庞大的实力,绝非易事,肯定有别人的背后撑腰,难道杨过得到了宋朝皇帝的暗中支持?从对方的禁军服饰看来,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对方自称流军,而且据宋廷内部的密报,他们还有同伙在大宋跟朝廷作对,这又作何解释?
“如果这根本不是一个有背景的阴谋,那这个领导中华军的人确实不简单。”董叶澜暗想。“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大理调派过来围剿的军队足有十万,你中华军再厉害,恐怕也要被我们扼杀了。”
“前面离会川城还有多远?”董叶澜挥着马鞭,指着前方问道。
一个骑着大理特产矮脚马的导向官连忙赶上来,手搭凉棚望了望,道:“禀大人,还有不到百里的路程。”
董叶澜骑在他那独有的草原马上,转头命令身后的大军:“大家给我加快速度,务必要在今晚赶到会川城下。董叶澜带来的三万大军中,有五千是骑兵,听到命令,骑兵们一催马,立刻就把后面的步兵给抛在后面,最为先头部队提前到会川城报到。
董叶澜满意得看了下飞驰而去的骑兵群,自己依旧和步兵队伍在一起,朝会川走去。
……
会川城郡守府。
“董贤侄!”高升顺见董叶澜走进大厅,立刻站起来施礼,旁边坐着的会川郡守赵福也连忙起身。这两个人对他一个小小的郡守来说,那都是祖宗啊。
“高叔叔,别来无恙啊。”董叶澜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虽然名义上来说,自己的官品要比高升顺要高,但对方毕竟是现在大理实力最强大家族的头面人物,自己即使是入赘了高氏,也只是个外来户,更何况从辈分上来说,高升顺还是自己的叔叔,而且又在军中,一些事情还是低调一点好。
“哈哈哈,”高升顺高兴地走过去拉起董叶澜的衣袖就往座位上引,“贤侄此来可是解了我后顾之忧啊,将来扫平叛匪,我必当在皇上和兄长面前为贤侄请功!”
董叶澜乍一听这话有点不对,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内阁首官,论起亲疏来,只怕自己在段思廉和高升泰面前,更说得上话,怎么反倒是你高升顺这个外将来请功了?
道理是没错,但是高升顺这个外将可不是普通的外将,他的高氏背景和赫赫战功,再加上丝毫不逊于高升泰的城府,足矣另董叶澜刮目相看,就连高升泰恐怕也早已把高升顺倚为臂膀了。
“高叔叔哪里话,那郑爽和李梓两个逆贼本就不足为患,就算我不来,叔叔也一定可以将其擒拿,只可以小侄才疏学浅,才让此两贼逃走,这样看来,皇上和岳父大人怕是过滤了,叔叔定能旗开得胜,再立新功啊。”董叶澜一脸的崇拜道,心中却在想:你比我家祖上的董迦罗(段氏第一代国师)差得远了。
高升顺本身就不是一个懂得谦虚的人,别人夸他,他都一一笑纳,本身也没太夸张嘛。
“呵呵,贤侄远道而来,先让郑郡守给你安排下住处,等明日兵马安顿妥当,我们再共商对敌之策。”高升顺踌躇满志道。
“遵命!”
……
第二日辰,外面起了点风,天气已经开始转冷了,会川城内却很热闹,到处都是兵丁,城的四个大门都已经关死,百姓们恐惧地看着街上四处“巡逻”的士兵,只在心中求神拜佛,这些瘟神可千万不要跑到自己家来“搜查逆匪”。
而在郡守府内,高升顺也对围剿之战作了部署。
由于董叶澜带来的三万生力军,使得董叶澜可以更加充分地部署包围圈。路上的三万骑兵已经从两翼向建昌城包抄,而董叶澜则率领着三万步军从水路包抄,切断中华军的后路。后方则留下一万步军和城内临时征召的壮丁,高升顺则带领剩下的三万人马缓缓向建昌城逼近。这种全面包围的方法在高升顺等人看来确实是无懈可击,但是他们忘了一点,那就是还在武隆城的大宋梓州巡边使万里征并不是局外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