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全能官神最新章节!
同时,以村为单位,建立“文化室”、“图书室”、“录相放映室”、“定期电影放映”等设施与措施,由乡政府统一提供其文化资源。其中“录相放映室”,可适当收费放映,譬如其价格是市场价格的0%,而60岁以上的老人、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则免费观看。
录相放映,进化到一定程度,便是电视放映;而电视放映再进化,则是进入家庭。这时,政府主导的文化,便可以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譬如文艺演出队、老年舞蹈队等。当然,文艺演出队现在也可成立。
当然这些设想,得一步步来。譬如这录相放映,前期可能先在乡政府所在的搞一个,然后有了经验,特别是有了钱后,逐步推广,争取两年内推广到全乡。
本来,安岭等着乡上干部从各村回来后,就让大家在这个《规划》基础上,充实数字,提出意见。但一件意外事情,打断了安岭的安排。
这个意外事件,属于好事。
国家正式发文,要求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而在乡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上,则完全采用的是安岭提出的“一队四中心”建构模式。
撤销人民公社,组建乡镇人民政府,简称为“公社改乡”,看起来不难,实际上非常难。最难的是人员安排。
原来的公社时期,啥“革委会副主任”设置数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现在肯定涉及到裁撤人员问题。
虽然冲白河乡的“试点”结束了,县上的相关报告早就交了上去。但侯成贵“搅局”的事,还是让叙州地委感觉到了头痛,这事儿,甚至闹到了天西省委那里。
当然,众人深知“不破不立”的道理,想要把“一队四中心”建立起来,就必须对旧有人员制度安排进行定位清除。
而谁对这事儿有经验呢,县委主要领导自然想到了安岭。
由此,安岭被临时抽到了西岭县,担任“西岭县‘公社改乡’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
只是,事情并不到此为止。当安岭刚刚到达县城第二天,叙州地委的文件到了,临时抽调安岭去“叙州地区‘公社改乡’领导小组办公室”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其“办公室主任”安岭也熟悉,就是叙州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庄成洛同志。
尼玛,这个级别高了,把自己当成正县级领导使用啊。
正县级?安岭想多了。他的冲白河乡党委书记没有免掉呢,而且新任职务并不调动工作关系,也就是说,他的工作关系还在西岭县,具体来说还在冲白河乡。
当然安岭也只是YY罢了,地委也好,县委也好,不过是把他当成一把好“劳力”,好使唤罢了。
地委同县委抢人才,也说得很清楚,主要是请安岭同志给大家讲讲课,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社改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或对策。
西岭县对此真心不好说什么。因为西岭县方面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大家都心照不宣,主要领导同志都知道“公社改乡”这核心的文件就是安岭搞试点搞出来的啊。
于是,安岭便开始了他梦境醒后的上课过程。
先在地委行署会议室上,听课的人,全部是来自各县最低为副科级领导干部的人,也即公社党委书记、公社革委会主任都来了。
安岭在请示地委主要领导后,决定把这堂课讲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课,公社改乡,只有放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才能让大家明白其意义。
在讲课中,安岭先列举公社体制的特点:强调政治挂帅,强调集体劳动,集体经营,喜欢大一统,特别注重公平,而所谓的公平就是“按人头分配”。
包产到户体制正好与之相反:强调经济驱动,强调家庭经营,强调个体劳动,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在注重政策公平之下强调“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公社体制下,干十年二十年,大家都一样穷,或都一样富,因为大家做的一样,跑的一样快,最后分配到家里的,也相差无几。
但事实证明了,公社体制下,大家并没有富起来,并没有一样富,而只是一样穷。革命成功几十年了,在广大农村,依然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生病时无钱看病吃药。
包产到户体制下,在符合政策与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有如体育场上的长跑比赛,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跑得快多得,跑得慢少得;有的善于做庄稼,可能多收粮食;有的善于养猪养羊,可以多出栏牲畜;有的善于经商,可以摆摊经营;有的有一门手艺,可以凭手艺挣钱。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公社体制下,因为干多干少都差不多,所以干活时梭边边、磨洋工,或总是抢轻松的活儿做,这不是思想觉悟高不高的问题,而是人之本性的问题。因为人天生就有懒惰的性情,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够不劳而获,为何要吃苦受累呢?
在包产到户体制下,如果你不劳动,你的庄稼就没别人的长得好,最后收进仓库的粮食就会比别人少;别人粮多,可以吃干的,可以卖了粮食买衣服买皮鞋买肉食,你粮少,卖了就没粮吃就得饿饭。
所以在包产到户体制下,每个家庭、每个人背后好像有人拿鞭子在抽着你跑一样,想要生活好,就得下苦力气,想要腰包里票子多,就得下苦力气。
如果说,公社体制是懒人政治,是懒人有福;那么,包产到户的新政策,就是讲各显本领,勤劳致富。
公社体制下,由于大家劳动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导致粮食产量低下,其他收入减少,所以每年生产队交了国家的公粮(统销粮)外,生产队所剩就不多了;每年到了二月三月青黄不接之际,农民家里就没了粮食,这时还得国家拿出救济粮、返销粮“返”给农民,否则,农民只有饿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