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帝国霸业之崛起最新章节!
管仲篇?
一
《史记》记载,管仲是颍上人。颍上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颍上县,颍上县在安徽中部的淮河北岸,与历史名城寿阳(今安徽淮南)一水之隔。对于这个改变春秋历史的伟大人物,史书上称为管仲,其实他的名字叫管夷吾,因为他死后的谥号是“敬仲”,所以后人就称他为管仲。
三国人韦昭说管仲本姓姬,看这姓应该是周朝宗室后裔。不过就算管仲是周天子的后人,也无法遮掩他的寒酸出身,汉末那位刘皇叔成天扛着“大汉孝景皇帝陛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的铝合金招牌四处跑马拉赞助,也没见他搂到几文铜钱。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人实在,他称帝后,有人劝朱元璋尊南宋大儒朱熹为先祖,脸上也有面子。朱皇帝不稀罕什么朱熹,直言朕本淮右布衣,祖上八辈贫农……
关于管仲的生年,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一般来说有两种说法,一是生于周平王四十八年(公元前723年),一是生于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周平王姬宜臼是东周历史上第一个天子,也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姬宫湦的儿子。
据现在的研究考证,西周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武力推翻了暴君商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姬发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五年。姬发死后,他的弟弟周公姬旦辅佐年少的周成王,开创了周王朝长达二百年的盛世。
西周王朝本来可以万代传承下去,但谁都没想到出了一个二百五似的周幽王,宠爱“红颜祸水”褒姒、信用奸臣虢石父、昏聩乱政。西周灭亡的导火索是周幽王废掉了王后申氏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
废后申氏是申国国君的女儿,申侯见自己的女儿无端被废,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公元前771年,联合缯国和犬戎等国的军队,一举攻进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掉了荒唐的周幽王。申侯和诸侯拥立前太子姬宜臼为周王,就是周幽王。不过这时的镐京(今陕西西安)已经这伙强人给摧毁了,所以周平王只好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
在西周时代,虽然各地都有诸侯国,但因为周王实力强大,诸侯们都还不敢造次,都在拼命的装孙子。现在西周崩溃了,东周王室要地没地,要兵没兵,周王已经沦为“精神领袖”。各地诸侯开始互相攻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谁实力强谁就是老大,没什么公理可讲,这就是史书常说的“春秋无义战”。
管仲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和所有出身草根的英雄一样,管仲的青少年时代活的非常卑微。刘备卖过草鞋、刘裕卖过草席、柴荣卖过伞,朱元璋干脆就是个叫花子。?
不过管仲虽然出身低微,但幸运的是,管仲认识一个好朋友,就是他的同乡鲍叔牙。鲍叔牙也是颍上人,可能和管仲从小就认识,感情也不错,就经常带着管仲到处在南阳一带到处跑,做点生意。
鲍叔牙的家境很不错,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他知道管仲家里穷,所以非常照顾管仲。每做完一笔生意分红的时候,鲍叔牙都有意让着管仲,故意多分给管仲一些。
按理说鲍叔牙这么让着他,他应该感激才是。管仲是个牛人,登鼻子就上脸,经常耍小聪明,从鲍叔牙身上揩油水。鲍叔牙当然知道管仲有贪财的毛病,但他理解管仲太想摆脱贫困,再加上家里还有个老娘要养活,所以更加让着管仲。
春秋时代的商人地位很低,即使再有钱也不过是个二道贩子,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讲,要想真正的出人头地,只有从政。春秋时代虽然有好几百个诸侯国,但那时的国和现在的国家不是一个概念,那时出国不需要办签证和护照,在关卡上办个手续就出国了。管仲和鲍叔牙虽然经常在淮河流域一带活动,但他们走上仕途以后,效力的却是位于山东北部的齐国。
齐国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诸侯国,齐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有点像现在的美国,论地盘不是最大的,但经济实力雄厚,思想开放,治国理念先进,属于引导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行者。和春秋许多诸侯国都是周朝的宗室姬姓不同,齐国的国君并不姓姬,而是姓姜。齐国的开国始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太公。
姜太公的大名不用多介绍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歇后语妇孺皆知,知名度比起诸葛亮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姜太公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坐在渭水河边用直钩子钓鱼,钓来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姬昌。
姜太公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流的谋士,可谓文武全才。姬昌久有推翻商朝之心,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姬昌父子“谋修德以倾商政”,最终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了著名的暴君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
周朝消灭商朝征服天下,姜太公居功至伟,所以姜太公被封到了肥沃的山东北部,成为齐国的老祖宗。不过由于西周王朝统治稳固,所以齐国的国君们除了姜太公之外都没什么名气,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闷头发大财,直到齐襄公的出现……
齐襄公名叫姜诸儿,是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虽然齐襄公在政治上也算是大有作为,比如开疆扩土,帮助郑国平定内乱,但齐襄公在历史上之所以如此出名,因为他有一段著名的乱伦故事。齐襄公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相爱,并和妹夫鲁桓公争风吃醋,最终杀害了鲁桓公,成为历史笑柄。齐襄公除了有一个著名的妹妹文姜外,还有两个著名的弟弟,分别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管仲和鲍叔牙流窜到齐国后,认识了齐国的名臣召忽,三人感情非常好,经常在一起鬼混。管鲍二人来齐国虽然也是做生意的,量他们做的却是官场上的生意,说白了就是政治投机。当时齐国官场上的势力,除了齐襄公外,最有希望在日后继位的,就是公子纠。
在是否将政治赌注押在公子纠身上,三个人聚在一起,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召忽先表白了自己的立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三个应该抱成团闯荡江湖,不能分开。据我叛变,国君百年之后,公子纠必然继位,不如我们都投靠公子纠吧,将来咱们兄弟三人一起出将入相,岂不快活?”
还没等性格沉稳的鲍叔牙张嘴说话,做事老到的管仲就跳出来反对。别看管仲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的政治智商非常高,管仲拈着胡须笑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子纠继位应该问题不大。但所我所知,齐国人并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因为她是个鲁国人。而小白从小就失去母亲,齐国人很同情小白。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敢保证小白就没机会?为了保险起见,咱们不如留条后路,我和召忽去跟公子纠,鲍公去跟小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公子纠失了手,咱们兄弟在朝中也好有个照应。”鲍叔牙和召忽觉得管仲说的非常有道理,就这么定了。
虽然公子纠和小白都是齐襄公的弟弟,但在家天下时代,只要是嫡子出身的君主,除非发生重大事变,否则其他兄弟是没有机会继位的。如果齐襄公能稳稳当当的做他的齐国国君,姜小白是绝对没有机会上位的。可偏偏天算不由人算,齐国政坛风云突变,引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管仲等人认为等齐襄公挂掉后,齐国的国君不是公子纠,必定是小白。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公子纠和小白之外,突然莫名其妙的杀出第三股势力,这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就是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的父亲夷仲年死的早,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齐襄公姜诸儿的父亲齐僖公禄甫很疼爱这个侄子,视若掌上明珠。虽然当时的太子就是姜诸儿,但僖公还是提高了公孙无知的政治待遇,与太子平齐,“秩服奉养比太子”。
姜诸儿平白添了一个官场劲敌,自然横竖看堂弟不顺眼,等他继位后,立刻砍掉了公孙无知的政治待遇。人都是利益动物,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自身利益,公孙无知恨透了堂兄,密谋作乱。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公孙无敌叛乱成功,杀掉了齐襄公。齐襄公当初派大夫连称、管至父二人去镇守葵丘,事先讲好条件的,二人只须在葵丘守一年,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就调他们回临淄。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瓜及而代”。
没想到齐襄公言而无信,第二年瓜都熟透了,连称和管至父也没等到齐襄公的调令,二人上书请求国君调他们回去。齐襄公却拒绝了他们的正当请求,二人当时就恼了,暗中联系了公孙无知,准备对齐襄公下手。做老大的要言而有信,不然如何服众?齐国的这场内乱,第一个责任人,就是齐襄公本人。
齐襄公并没有嗅到了宫廷内外的血腥味,继续花天酒地。这一年的十二月,齐襄公窜到沛丘(今山东乐安附近)打猎,没想到兔子没打到几只,却突然不知道从哪窜出一头野猪,在齐襄公面前吱哇乱叫。齐襄公被吓的从车上掉下来,结果把脚给扭伤了。
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