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历史的拐点最新章节!
黄巾大起义之后,由于中央集权日渐衰微,地方割据不断加强,分裂的倾向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群雄割据的阶段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三国鼎立。鼎立的魏、蜀、吴三国实际上是对峙的三个地区性政权,其中曹丕最先于220年称帝,次年刘备也于成都登基,而孙权则迟至229年称帝。三国鼎立的格局由此确立。一般而言,三国时代从赤壁大战算起,止于280年西晋统一中国。
鼎立的三国中,以曹魏最强大,其创始人为曹操。曹操由于世家大族的背景,20岁时就被举为孝廉,出任东汉王朝的地方官。他任政时,举措得当,“郡界肃然”。但曹操政治地位的上升,关键在于镇压黄巾起义立功,被升迁为八校尉之一,成了东汉皇室核心武装的重要将领。同时,曹操在镇压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军时,收降30万,称为青州兵,由此他不但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也有了深厚的政治资本,一下子成为中原一带的政治强人。公元200年,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凭足智多谋,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赢得了这场统一中国北方的关键一战。北方大局已定,曹操即开始筹划征讨南方。208年,曹操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翦除南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曹操的大军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拉开了决战的架势。然而,这次曹操却未能再现官渡之战的辉煌,反被刘、孙联军火烧连营,大败亏输,不得不饮恨北归。从此,刘备以荆州为据点发展力量,孙权在江东的政权更趋稳定。赤壁之战促成魏、蜀、吴三足鼎立。
对于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当时的智者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早有预言,诸葛亮告诉刘备,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家兴盛,百姓依附,可以和他结交,而不可图谋;所可取者为荆益二州,“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在这著名的“隆中对”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点出了三方鼎立的趋势,和此后历史的发展轨迹基本相符。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立为魏王。不久,徒有虚名的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追尊曹操为武皇帝。魏历史上又称为曹魏,共历5帝46年,占有淮河两岸及以北的中原地区和秦岭以北的关中、陇右、河西地区。曹魏后期,司马昭遣兵灭蜀汉。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建晋,魏遂亡。
221年,刘备也在蜀地称帝,国号汉,都成都,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及甘肃一部分。223年,刘备出兵击吴,在夷陵之战中遭受惨败,抑郁生病而死。其子刘禅(俗称刘阿斗)即位,诸葛亮受刘备嘱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任政期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蜀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边疆安定。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刘禅无能,且宠信宦官黄皓,政治腐败,国力日衰,终于在263年为曹魏所灭。
三国中最后立国的是吴,占有今长江中下游地区,南至福建、两广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230年,孙权派卫温统率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夷州(今台湾),并派使者出使南洋群岛诸国。孙权死后,东吴政治渐趋腐败,末帝孙皓更是荒淫暴虐,终于在280年订城下之盟,投降晋朝。吴前后共历4帝52年。孙吴的灭亡,标志着三国鼎立政治格局的终结。
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年代,地区经济均有发展,三国为自身的强大计,都比较注重开发本地区经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国都推动了边缘、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如魏对辽东、凉州的经营,蜀对西南夷的开发,孙吴强迫山越走向平原以及对闽广进行拓展等。其中蜀、吴的经营发展,更促使中国南方经济上升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