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大禹治水文集最新章节!
想读走进蒙古国,缘于读海勒根那的读后感朝圣者的心迹。拿到走进蒙古国之前,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文化游记?导游手册?或是一本关于蒙古国风情风貌的简介?熟悉孟松林的名字,是从一幅幅生态照片开始,那么他在镜头之外,又以文字记录了什么?几经寻索,终获一本走进蒙古国。题写书名的连辑和作序的席慕蓉都是我景仰的大家,封面气势磅礴的蓝天、雪山、荒野和牧马也更为我所震撼。那里是怎样的一片风景?我心存畏惧。
我崇敬蒙古民族由来已久,为此我读过一些关于蒙古民族起源和发展壮大的文字,而此时我恰恰觉得我是那样的浅薄,怎可忽视了对延承蒙古民族血脉的这个国家的关注。蒙古国给我的印象,来自中学地理课本上的只言片语,那时候蒙古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物产也不过是牛羊骆驼,还有一个温都尔汗。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突然觉得虽然身在呼伦贝尔,但对蒙古国的了解就像内地人对我们内蒙古的了解一样,除了草原、蒙古包,就是那一部成吉思汗影视剧中所描绘的苍茫、征服,甚至几许野蛮、封闭。是啊,对于生活在蒙古族发祥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我们,对于生活在蒙古黄金家族历史后院——呼伦贝尔的我们来说,是不是了解蒙古国,了解蒙古民族对我们更具有文化寻根、生态溯源的意义呢?
轻轻的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楞格河湿地的照片,啊,这我不陌生,在根河和额尔古纳,我曾见过这样的风景,几分亲近油然而生。“蒙古国仅仅250万人口,却拥有者15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它拥有世界上惟一的、最宝贵的、丝毫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宝藏。”跟随着作者的步伐,我一点点走进了蒙古国。
过口岸,我了解到了蒙古官员的严谨和真诚;逛首都,我领略了蒙古民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寺庙,我为成吉思汗大帝而顶礼膜拜;参观博物馆,我为蒙古今人对历史的奉扬而感动;游览景区景点,我为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重而震颤;。
说到蒙古民族不能不说马,铁木真子孙席卷欧亚大陆的马蹄卷起的烟尘已经散去,功过自有人评说。马,无疑成为这个民族沧桑繁衍的历史见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更多的人看来,马似乎仅仅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或奢侈的“玩物”但在蒙古民族,马是长生天赐予草原的灵魂,没有哪一个民族象蒙古族这样千百年来和一种动物如此依恋,彼此忠贞不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蒙古国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即便在城市也没有抛弃马。“在蒙古国,不论是城里市民,还是草原上的男女老少都会骑马,就是在城市的街道上,或是政府办公楼前,都有骑马的人”由此延伸到蒙古人对草原的眷恋,我恍然间明白,蒙古人是一个感恩的民族。草原给了蒙古人生命,马伴随着这个民族一起成长,他们的祖先这样,今天的现代蒙古人也没有忘本。
记得到外地的时候,外地人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内蒙古人是不是住在蒙古包里?我曾羞愧,原以为这是原始落后的东西,我一直也不理解为什么草原人不去盖高楼大厦?走进蒙古国告诉我“这是观念的差异,是文化的认同感不同”蒙古牧民,没有一个说住蒙古包不好,他们认为只要有草原、有牛羊、有游牧,他们就感觉到生活的很好。蒙古包有最大的使用面积、对风有最小的阻力、对地表有最少的破坏,这难道不是蒙古人最善良的智慧吗!
走进蒙古国里有一个小情节让我很感动,当一位中国旅游团成员在河里洗菜的时候,当地蒙古人立即上去制止“不要在河里洗东西,下游还有人在喝水”多么浅显而深刻的话语,据说是成吉思汗大帝亲自制定的规章。我不敢恭维成吉思汗大帝的“环保观念”我是为蒙古儿女几百年来对祖训的尊承,对家园的呵护而敬佩不已。“早在1926年,蒙古就制定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截止2002年,蒙古更是将50多处人类活动还未触及的原始自然地带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3%”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蒙古国在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蒙古人知道,失去了长生天赐予的原生态,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根,失去了魂。
书中关于蒙古国社会变迁略有提及,在中国近现代轰轰烈烈进行革命、运动、改革的同时,那片土地发生了什么我一无所知。走进蒙古国让我的目光从对西方现代化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崇拜”中回到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考的落点上。书中最后一幅图片,是寒冬里一位老额吉和她的骆驼,骆驼的哈气凝结成冰花,老额吉的脸俯在骆驼的脸上。我不知道是这头骆驼在向老额吉撒娇,还是老额吉在亲吻骆驼的眼睛,或者,是在这样的寒冬,蒙古老人和她的骆驼孩子冷了,相拥在一起取暖。
走进蒙古国的作者是一位鄂伦春人,曾先后18次深入到蒙古境地,到底是什么在召唤着他前往那个神奇的土地,他又在探寻什么,我不敢妄自揣测,但谢谢作者让我知道了那个国度里的故事。恰在此时,7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正在蒙古国访问,在与蒙古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双方一致表示“中蒙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有推进两国关系的良好愿望,双方愿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祝福蒙古高原,愿那片草原风调雨顺、牛羊兴旺。期待着早日走进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