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源于恐惧

西风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苍劲的号角、与高亢的铙歌在辽阔的平原响起,“隆隆隆”的鼓声如同平地惊雷,惊醒了四川布政使司大地上无风而湿润的古老沉寂。

    黎明时分的天空一片漆黑,东边一缕朝霞却突兀地升起。密密麻麻的长|枪、旌旗在霞光的映衬下,全变成了阴森的黑影。宏大的整齐脚步声在鼓声中、有节奏地敲击着天地;急促的马蹄,改变了此地安逸悠闲的气氛。

    刻着“成都”两个斑驳字体的石匾下,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穿着青色衮服的汉王朱高煦骑着大褐马,身边有穿官服的文官、穿甲胄的武将,还有戴着帷帽的女道士。

    城外的官道上,一群群刚发足了一年军饷的将士,正向东南方向整齐地行进,扎在无数人头上的孝服铺开一片,气氛肃杀。这时一队人骑着马则向反方向奔跑,往城门这边来了。

    迎面那队骑士,当前一个身影挺拔雄壮的披甲汉子,正是此番出征的前锋大将瞿能。

    “汉王!”瞿能喊了一声,拍马上前。他翻身下来单膝跪地,抱拳拜道:“末将奉命、今日一早开拔。”

    朱高煦没有马上回应,他先从马上爬下来,身上的衮服实在太宽大,上马下马都极为不便。他走上前,亲手把瞿能扶了起来,才开口道:“瞿将军免礼,愿将军先行,旗开得胜!数日后,本王便亲率大军到来。”

    重庆府没有了四川诸卫所兵源的增援,前锋攻占重庆府并无考验;但瞿能主要还得建立东面大营,经营大江防务。四川若有危险,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东面的湖广的大军;东线至关重要,所以朱高煦才会留下瞿能这样的得力大将。

    于是朱高煦不禁又沉声道:“望瞿将军勿负本王重托。”

    瞿能抬起头,正色说道:“汉王知遇之恩不敢忘,自从北平那一次汉王不顾险阻、如此重我,末将便已决意,即是粉身碎骨亦绝无反悔!若不能完成汉王之重任,末将甘愿受戮!”

    “瞿将军!”朱高煦听罢有些动容,唤了一声道,“但没能救出瞿家家眷,我着实对不住你的一片赤诚之心。”

    瞿能道:“此事与汉王无关,汉王不必有愧。”

    就在这时,侍卫端着酒上来了,朱高煦拿起一只酒杯递给瞿能,自己也端起了一杯,这便是践行的酒。

    在这萧杀宏大的气氛下,朱高煦拿起酒杯忽然感到了些许感伤,或许每一种离别都会如此罢。

    朱高煦举起酒杯,见周围的人都看着自己。他觉得应该说几句话,但如果说为了荣华富贵的私利杀得你死我活,似乎又不太应景。

    片刻后,他抛却低沉的情绪,回顾左右昂首朗声道:“我太祖皇帝驱除鞑虏,一扫神州阴霾,恢复衣冠、建立大明。日月为明,正当重整我汉家旗鼓、找回武德,雄视宇内四海之时,岂能让庸碌无为满口谎言、只知欺压百姓之辈左右天下大势?

    当今之世,乃值数千年之大新前夕,大明君臣军民唯有不畏艰险,开拓进取,方能国强民富共享太平,光照四方不愧为日月大明!”

    众人很安静,大多文武都听得懂字面意思,但似乎难以理解朱高煦所说的内在含义。

    朱高煦便又道:“成此大业,瞿将军及诸位亦能名垂青史,后人自有定断,恢复尔等声誉,称颂于千秋万代。愿瞿将军共勉,诸位同勉。”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道:“同勉!”

    瞿能拜道:“为王爷胸中大事,末将愿为前驱,绝无后退。末将先干为敬!”说罢仰头把酒喝了。

    朱高煦也与之同饮手中的杯酒,挥手道:“出发!”

    瞿能重新翻身上马,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向朱高煦抱拳行了一礼。朱高煦等人目送瞿能的人马远去,看着他的背影追赶到大军前方去了。

    官道上,无数将士迈着均匀的步伐,行军不快却毫不停息,大军源源不断地向前方挺进着。

    ……

    朱高煦送行之后,便调头返回了成都城,回到李让府邸前院。

    他立刻换下了身上的衮服,穿上团龙常服。站在方桌旁边,他伸手抚平桌面上的大地图,沉默着埋头看起来。早晨在城外的高昂情绪早已消失不见,现在他反而面有忧色。

    过了一阵子,妙锦走进中堂,她还穿着道袍,不过头上的帷帽取了,面目还是如此美丽。朱高煦抬头看了她一眼,不再看图,在椅子上坐下去,有些心不在焉地想着甚么。

    妙锦见状,开口道:“瞿将军为人值得信赖,定能不负你的愿望,汉王不必担心。”

    “嗯……”朱高煦点点头。

    沉默了片刻,妙锦声音小了一些,又说道:“汉王曾说,不能全然参悟我的心,我对汉王亦有此感。汉王与先帝、别的皇室宗亲都不一样,与朝中文武更是大相径庭。数月来我在汉王身边所感,汉王既无成就儒家大同之念,亦非只有争权夺利之心,实难参悟。”

    她喃喃说着话,眼神里微微迷离,“有时你精于利弊权衡,于战阵谋略好处算尽;可有时又意气用事,不惜甘冒大险……”

    朱高煦听到这里,神色复杂地看着妙锦,他隐隐有些难言之隐。

    “就是为了私利。”朱高煦忽然小声说道,“我不仅不愿失去权势地位,更不想自己亲近关心的人、亲朋好友全都遭受灭顶之灾!”

    妙锦的妩媚杏眼看着朱高煦,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再说了一句:“一想到自己可能要面对更糟糕的处境、生不如死的现实,我便甚么都敢干!”

    妙锦皱眉想着朱高煦的话,而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想法了,中堂里一时安静下来。门外缓缓走动的侍卫,也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

    正如朱高煦曾经说过的话,人一出生就充满恐惧,所以只会哭。一些如毒蛇一样的恐惧藏在他的心底,或许他内心最大的动力,就是源于恐惧!

    不愿遭受那些他不愿回首的事,所以他无论处于何种心情、何种处境,都始终不能放弃心中的目标。

    朱高煦原本是个小民,但正因这样的执着,才激发出了放手一搏的勇气、顽强不屈的坚持。

    而他在大明朝有了很高的身份之后,也难免会在心里逐渐形成远略主张,哪怕不成体系,却在萌发……即便在远略上,他也怀着恐惧,因为他知道的,以后整个天下要进入暗无天日的数百年光阴,一直到他前世的时代。

    所以一些精明的人可能发现了朱高煦的特质,便是太不敬畏现世的道德规则,对要求人们舍生取义的重要东西,他却视之如蔽履。那么多人说他坏话,搞得他名声狼藉,恐怕并非毫无缘由。

    朱高煦回过神来,见妙锦还在想着甚么。他便接着妙锦起初的话题道:“瞿能确实很可靠。”

    妙锦点头道:“今早我听他对你说的话,应是发乎肺腑。”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真的正直。”朱高煦沉吟道,“如果只敢用这种人,那便无人可用了。古往今来,胸怀大志者不在少,但总是难以改变世道,可见人心之复杂;如果每个人都有赤子之心,人间何至于此?”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人的观念也不能被轻易改变,能变的只有表面言行。若是上|位者太求忠心正直,最后世人恐怕会变得更加虚假。大伙儿会随时把忠心道德挂在嘴上,做事也更做表面功夫来表忠,满嘴谎言、真话反成笑谈……”

    妙锦认同地轻轻点头。

    朱高煦便道:“因此妙锦才会觉得,我常精于算计利弊,显得冷漠无情。我本身不愿做那些事,却是被逼的。世道人间就是这个模样,人的念想和用心千奇百怪;如果我的眼里容不得沙子,那真的只能与妙锦一起隐居道观、离群索居了。”

    妙锦轻声道:“这便是道家与儒家、出世与入世,水火不容,却常存于同一人心中之故。”

    朱高煦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道:“说来奇怪,我注意到妙锦、最先不是因为咱们谈得来;而今你却好似我的知己了。”

    “那是因为甚么?”妙锦看着他问道。

    她言下之意,应该是指朱高煦最先注意她、是因为甚么理由。

    朱高煦没留神,脑海里马上浮现了北平燕王府的后园的光景。那条乔木间的石径,有着一颗如同弹弓的树杈,阳光透过树梢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沉默不语的女子送他出门,走在前面;朱高煦只能看见后背,她走路时轻轻扭着腰,袍服下臀的姣好轮廓在眼前晃来晃去。隐约有个声音说:简直连城。

    可能心有所想,所以朱高煦的目光不知怎么看到了有失礼教的地方。李让府邸中堂的方桌对面,妙锦的脸一下子红了,明亮的眼睛里带着责怪之色。

    俩人面面相觑,难以启齿,谈话也无法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