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幽默

丁巴达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之一:煽情还是幽默

    煽情是一种绝对需要。尤其是当幽默把你导向虚无主义的倾向之时。我们不好说幽默的极致为何,可以是笑,可以是哭,可以是哭笑不得,可以是破涕为笑,可以是泪流于肚中而笑容挂于脸,但我们却知道,煽情的极致绝对是哭,大哭,且哭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煽情借助于往日苦难或者当时苦难的追忆与回味,把一个人与全人类联系在一起,使一个人在众多人之前显出其微不足道又卓然不凡,从中领略到一种集体无意识所带来的情之宣泄,命运之力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煽情,再刚强再城府深不可测的人也时而需要煽情一下。除了借煽情表现自己仁慈,博爱,充满信心,心念苍生,超凡脱俗,置身事外者,我们一般不会对煽情拒绝。但是一旦煽情者有一丝一毫的上述嫌疑,我们将会立马为止反胃,口诛笔伐。

    煽情在商业上因而成为一大卖点和看点。在有些作家明白的说明了人们需要购买感情的年代,正如美女脱衣服一样,煽情成为最具号召力的卖点之一。但是情若不真,此种煽情便毫无疑问毫无挽救的成为低俗之物。想尽法子惹人的几滴眼泪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如果这泪水是流自于肺腑。尽管现代的技术可以把一个虚无的内在营造在一个极其逼真的外表之下:恰当的音乐与伤感的画面,无知少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但也有一种可能,哭过的人会有一天觉得自己很傻,为了一种极为普通又枯燥的故事而曾经流泪。

    假是煽情的死敌,致命的死敌。而且每逢有假出现,煽情必败无疑。所以当处于社会上层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的那些强势群体中的某些人,企图借下层人士的苦难而煽情的时候,我们不免掩目。就此意义上讲,我们更欣赏那些从来不言扶助贫穷弱小的达官贵人,他们真实而又聪明。他们明了他们不可能真正的做到体别人之贫之苦,如果他们银行里还有一分钱。身体力行是世上最难办的事情之一。那个特里萨嬷嬷,获得诺贝尔和平将之时不愿参加其盛大的宴会,那是真正的身体力行,是与穷人站到了一起,那叫不煽情的煽情。

    心灵的解放是煽情的目的,大哭一场之后的人往往会觉得胸如水洗,灵魂荡涤,那是源于情感的释放与整理。新陈代谢用于生理上理所当然,然而对于情感又何尝不是。应该说情感上的新陈代谢进行的过程更为持久与缓慢,也更为微妙。煽情正如同是情感的维生素,加快促进其新陈代谢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觉得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在于外界变化太快,给予个人生命的冲击太大,获得外来信息太多,以至于这外来的信息变化堆积了起来,造成个人内部之情感消化吸收不好,故难以达到古人所说的心如禅月,月如禅心。心若是老处于“空"的状态下,可干的已干完,未干的正在干,无牵挂,无执着,自然情感干净透亮,不会常有宣泄之需要了。关于此,论语中一句话说得好:子路有闻,未能行之,唯恐再有闻。现代人面临的正是闻的太多,且没有一一行之。所以掌握的信息很多,外在的话语很丰富,可是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很少,流渗入血液之中的则几乎没有,故而形成了内外不一,言行不一,空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外表的世界与语言的世界。

    煽情与是出来自于济世。浅薄的内心除了煽情还能有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需要长久的思考,触动也是深刻久远的。我们故而不需要那种悲剧,我们需要一时一刻短暂即可以可能引发我们肤浅情感世界的煽情,它是快餐形式的,来得快,又方便,少一些营养也不要紧,因为我们现代人内心之中绽放的花朵都是些易生长的平庸之花,不是梅兰竹菊,顶多是一些杂草而已。

    之二:幽默还是煽情

    在我看来,幽默似乎与一切好的特质联系在了一起,幽默似乎包括了许多种美好的东西,诸如积极、乐观、智慧、善意、容忍、坚强、风趣。所以我们很难去讨厌一个幽默的人,更不敢言及恨这样一个人了。我眼中的一个幽默的人总是那么的心存善意,对于天,对于人;也总是那么的乐观向上,无论身处于怎样的困境之中,也总是那么的富有智慧,善于在纷杂的事物之中寻求本质。幽默本身与其说是一种特质,一种性格,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态度。幽默总是在颇有分寸的去观察事物、对待事物,它把各种情形导向于喜剧化的结局,引导人们去笑,破涕为笑正是幽默的最大功效。

    然而有人说幽默也不是智慧的最高层次,并且说出了种种理由,比如幽默倾向于肤浅,倾向于低层次的化解问题、回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但是我也时常怀疑,在你不能改变事情状况的情形之下,除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所以特别欣赏古代那个打破了手中的玉器转身就走的家伙,他将此理论贯彻到了极致)。

    还比如有人说幽默是一种无奈,一种屈服。幽默所带来的是一个顽皮又不认真的乐天派。他的情感也是肤浅的。我对此也表示怀疑。如果说此话有一定道理,我只能说此种幽默决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幽默是煽情的对立面,他们二者水火不容。同样,煽情似乎具集了所有不好的人性因素:消极,悲观,愚蠢,不平,浮躁,缺乏自信,自以为是,枯燥乏味,没有灵性。煽情也是一种做派,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态度。

    煽情的人总是叫人难以接受,他们的思路是狭窄又偏执的。他们的情感是难以自我澄清的,所以总是把各种情形导致于裴情四射的局面,令自己也难以收场。引一些同等煽情的人掉泪,一哭了事。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流完泪的人都是心胸如洗,正如层次不高的幽默者破涕为笑之后仍要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一样。

    就持久力上讲,幽默远比煽情更身强体壮,富有耐力。煽情顶多带来的是暂时的激情与泪水,但幽默却愿意去打一场更为艰苦绝卓与漫长的仗。

    幽默尤其是在更为艰苦的土壤之中开放着更多灿烂与迷人的花朵,煽情只是在舒适无忧的温床之上才得以生长。有谁见过衣食都成问题的乞丐有过煽情,但谁又没见过那些锦衣玉食的家伙喝着咖啡,穿着入时的坐在令乞丐瞠目结舌的豪宅之中煽情呢?

    太多的煽情无非是基于对苦难的追忆,经管他们也许只是经历过了这些苦难,而并非将之战胜,并且以毫不畏惧的神色面对未来还可能有的苦难。我常常从那些煽情者的脸上捕捉到这样的表情:他们在与曾经的苦难的斗争当中已经惨败。而幽默者绝对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苦难已经被他们巧妙又彻底的打败了。苦难面对这些幽默者的时候,绝对是无奈又心虚的,而面对煽情者的时候,却总是张牙舞爪信心百倍以大欺小的样子。

    幽默者的例子:导演谢晋说到他文革期间的经历的时候,象小孩一般的神情,实际上他已经80多岁了:我那时候仍旧能够吃到大饼(感激样)——多么令人兴奋又感动的幽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