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1引子:商略的一组诗歌
叙事
不是讲故事
但也是故事
成片地展开
或者一条想
像力的虚线
抖乱或交错
我们可以讲一讲
一只兔子它奔跑着
带着很多个胡萝卜,跑过平原和湖泊
跑了很多路,是为了撞上某地的一棵树
从它的起点,到它的终点
就是一个故事的长度
中间的细节,是它跑动时,好看的形状
写作和农事
他种植,大片的
夜晚和烟草
在词语的隐喻中迷失
他在时光里隐去
自身的外衍
他的内涵坐下来
成为每一个人
诗歌
物质禁锢的世界
四面白壁
我们所做的
只是在白壁上
画一门窗
用来观察,或者出去
事物
事物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叙述的框架
词语是有效的砖木
和漂亮的外饰
它的个性是我们
赖以存在的共性
不要试图在云朵上
建造花园,尽管很美
但一阵风就会让它消失
深层
再不是挖掘,而是进入
用整个身体进入
我在事物的内部
也在表面
甚至是它的疾病
如同力士参孙打开了
狮子中的蜜
我在事物中找到了
和自己对应的每一部份
隐喻
哦,隐喻是多么重要
它超过了现代社会
所有美德的总和
我们用弯曲的线条
说出,并不是
因为我们有所惧怕
是因为美,火焰般
起伏着的美,它是诗歌
魔术般的内质
2对这一组诗歌的解读
02年,我开始接触网络。或者说,通过网络,接触到文学,并且尝试着写作。最开始的时候,我写了一些诗歌。就在自以为还写的不错的时候,我遭遇到了商略的这一组诗歌。应该说,商略的诗歌一直在震撼我。可是看到这一组诗歌,却让我忽然看见了某些我之前从未看见过的东西。说的玄乎一点,我看到了这种东西是事物的内核,世界的真相,文字无穷无尽的力量。是美,是真,是善,是上天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
看到异常优美的东西之时,人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深深震撼。这是一个普遍的体验。而在看到真正好的文字之时,人才会更加产生一种书写的欲望。这是我个人的体验。我不能说商略的这一组诗歌就真的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不敢断言百年之后,当时间将漂浮在的人间的所有文字重新荡涤沉淀之后,这一组诗歌会脱颖而出,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这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料定的。也和当前的写者和读者无关。文字究竟能否流传多久,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所遵循的原理也远非我们所预料。可是就我当下的理解,这一组诗歌的确在某一种意义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这些词语集合在一起,首先就是一个奇迹。这些词语的集合,显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美。另外,这些词语的集合之下,也确有所指,所言不虚。一句话,这些词语的集合并不是无病呻吟。它们将抒情,叙事,和阐述非常完整,非常恰当的结合在了一起。这让大多数的拙劣诗歌所存在的问题不言自明。不应该存在却存在的句子,不应该存在却存在的词语,没有感受支持的抒情,没有情感渗透的叙事,没有挑明真理功用的思辩,没有切入事物内部,切入自我内部的技巧型的书写习惯,在这组诗歌里是不存在的。按照商略这组诗歌里的说法,我觉得这组诗歌真的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再不是挖掘/而是进入/用整个身体进入/我在事物的内部”商略通过这组诗歌,的确用整个身体进入了事物的内部。而我,也在阅读这组诗歌的同时,从此知道了:一个人要决定写作,就一定要进入到世界的内部,进入到自我的内部。
商略的这组诗歌,作为我的偏爱,或许除了诗歌本身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组诗歌所表达的事物正是我所偏爱的写作本身。而这正是我要在这里叙述的重点。
看一看第一首诗歌,叙事。我不知道商略本人是否写小说,可是在我看来,这首诗歌简直就是如何写小说的一个标准范本。这首简短的诗歌,将写小说的过程一语道破。‘不是讲故事,但也是故事’。这其中的韵味,怎可以换一种更恰当的方式表达。‘成片地展开/或者一条想像力的虚线/抖乱或交错’。这岂止只是当下的小说作者依然在采取的书写方式。从莎士比亚到托尔斯泰到卡夫卡到马尔克斯,这些伟大的人物又何尝脱离过这条路线。至于这首诗歌中所提到的那个兔子,简直就是商略的神来之笔。在诗歌前一节的铺衬之下,这个兔子的出现,不仅在文本形式上,在表达的需要上,在思想的活泼上,在整体的感染力上,都起到了无与伦比的奇妙作用。如果把这首诗歌看作一个小说,那么这首诗歌的前一节,就是小说的景物描写,而后一节,正是这个小说的故事。从虚到实,从准确的思辩到好看的故事,中间一句‘我们可以讲一讲’,便将这两部分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理性和感性从此交相辉映的结为一体。想象力没有受到损伤。哲理思辩也落到了实处。
而至于写作和农事。我觉得这一个隐喻也是异常朴实而准确。前人说:日耕五百亩,夜读五千年。其实一个写作的人,何尝不就是一个农夫。夜深人静之时,烟草缭绕当中,写作的人便开始耕作了。而耕作的目的,往往正是发现自己。在自己身上发现每一个人的影子,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自己。进而到达了解自我。了解别人。直至了解到上天。而在后一首诗歌之中,作者将文字可以通神,通天的意思表达的更为清晰。是啊,岂止是诗歌才可以通天接神,一切文字均是如此。所有的写作者所着力在做的,不就是正如诗歌中所说‘物质禁锢的世界/四面白壁/我们所做的/只是在白壁上/画一门窗/用来观察,或者出去’。
事物一首,其实对于所有的写作者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事物才是我们书写的关键,词语不过是必须的工具。这不禁让人想起孔子说过的几句话。一句是: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一句是:辞达而已。一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话语的意思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于事物的描述才是书写的第一要务,而修辞必然是第二位的。可是在对待修辞的态度上,我们却也要非常谨慎。第一,修辞不能淹没了对于事物的叙述本身。第二,修辞要达到最恰当的服务于对于事物的叙述。对于第一条原则的背离,可能导致文学性的丧失。对于第二条原则的背离,可能导致在词语当中迷失了叙述本身。‘不要试图在云朵上建造花园,尽管很美,但一阵风就会让它消失’一句,耐人寻味的为一切写作者指出了写作中所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
深层一首,讲的就是进入。进入这个词语太关键了。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不能进入自己的内心,也就意味着不能进入别人的内心,不能进入事物的内心,不能抵达一切表象的内在。唯有进入到深层,才是一切文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说到这里,我忽然记起康德传的作者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哪怕用枯燥而晦涩的语言,表达出了一种从来未被表达过的优美思想,也是值得的。这总比用优美的语言去言之无物要强。我本人是学理科出身,对于作者这句话之下的所指,还能大概明白。可能对于某些深层的思想,要将之清晰而优美的表达出来,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尽管无数的科普作家,曾尝试着用过各种各样的比喻,企图将之仅仅用语言给人说明白。其实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深知,就表达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言,离开了相应的数学工具,是无法将之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的。哪怕强力为之,所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相对论,也早不是爱因斯坦心中的真实想法了。在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文字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确有局限之处。可是话到此,我们也就旋即想到了:如果哲学只能用晦涩的语言进入事物的深层,那么优秀的文字,诸如诗歌,小说,散文等等,是不是完全可以担当起一个更伟大的使命,那就是用优美的语言,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事物的深层。我想在这个意义上,是不是也可以说,我们在许多伟大的小说当中,也可以领略到相对论,这种思想的美妙。尽管我们使用的仍然是文字而已。没有用一个符号,没有用一个方程。事实上当我说道这里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这就是文字的终极目的。
隐喻一首,似乎讲的就是文字的身段。一种约略相似于京剧中的暗暗的身段。这个身段,或许就是写作的一些潜规则。而这个潜规则当中,似乎就包含了许多的东西。比如写作者的内心修养,写作者的技巧,写作者长期联系所获得的功力。隐喻和直接是不冲突的。其实某一意义上讲,‘词语的个性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共性’。每一个词语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一个词语反映的均是人类的某一种普遍情感。所以这样看来,每一个词语均是一个独立的隐喻。只是这个词语之下的情感,这个隐喻之下的意义,在随着时间的流失,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参与而不断丰富其内涵而已。‘我们用弯曲的线条/说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所惧怕/是因为美,火焰般/起伏着的美,它是诗歌/魔术般的内质’,这一句说得多好啊。文字之所以选用如此的身段,正是因为文字本身的要求,来自于美,而不是其他任何事物的要求。单单就为了美,这个身段是绝对不可丢弃的。
话到此,好像应该打住了。其实也只是在此刻我才明白,我所解读的,或许远远就不是这首诗歌本身。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离题万里。我所解读的,好像跟一切文字的写作有关。
20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