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吴三桂

独坐池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我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进城之后,孙承宗也没有耽搁,直接来到了教军场,虽然对吴襄的第一面印象不错,可是孙承宗是个看实际的人。对于一个将军来讲,看他手下的士兵要比看他本人重要的多。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看着教军场上站立的士卒,孙承宗微微点了点头,士卒装备很jg良。相比于孙承宗刚到辽东时候的沈阳军,都要强一些。沈阳城的粮草军械被杨渊克扣,按理说这里也免不了,怎么这里会好很多孙承宗不由的颇为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吴襄。

    接着向前走,孙承宗发现士卒的jg神都非常好,每个人眼中都站着光芒。身体也是十分的强壮,看得出来这些士卒的伙食应该不错。

    来到一个士卒的身边,孙承宗看了看士卒的刀,发现制作的都十分的jg良,不由的对吴襄再一次高看了一样。

    等到离开教军场,孙承宗都非常的满意,作为一支驻守沈阳中卫的军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可以说十分的不容易。此时孙承宗虽然怀疑吴襄哪来的钱财装备这些军队,可是对于吴襄的能力,孙承宗也给与了肯定。

    一行人也没有停留,直接奔着吴襄的府邸走了过来,来到门口之后,吴襄对下人吩咐道:让厨房准备酒菜,家里来个尊贵的客人,让大师傅用点心说完对着孙承宗几人笑了笑,沉声道:大帅请能够有资格来这里的,只有孙承宗熊廷弼和尤世功。

    几个人簇拥着孙承宗往前走,可是刚刚走到院子里,就被一个人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此时少年正在练武。在吴襄的院子中,转过影壁墙就是一个不小的练武场。少年此时正在练刀。

    一把铁背开山刀在少年的手里仿佛没有重量,不断的上写飞舞,左劈右砍

    吴襄想要招呼少年,却被孙承宗一摆手止住了,几人饶有兴趣的看着年轻人练刀。许久,年轻人的身体猛地一蹿。手中大刀猛地向立在一边的圆木桩上劈了下去。伴随着一声巨响,木桩被猛地劈为两半,向两边飞了出去。

    少年把刀放回到兵器架子上,又拿起一边的一张弓,从弓的大小来看,这张弓很明显是一张硬功,而且应该在三担左右。只见少年拿起一支羽箭,对着百步外的一个靶子猛地shè了出去。也没有看羽箭是否shè中,少年一翻身。又拿出一根羽箭,一个金刚铁板桥,倒着身子又是一箭。第二支羽箭shè出去之后,少年的身子猛地一翻,同时抽出一根羽箭,身子一拧,再一次shè出一支羽箭

    孙承宗几个人看着少年shè箭,不由得有一种目瞪口呆的感觉方看到三支羽箭纷纷命中靶心。其中一支还蛇劈了前一支羽箭,顿时全都愣住了。让几人没有想到的是。看到这一幕少年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sè,将弓扔到一边,便低着头琢磨了起来。

    见几人都看着自己的儿子,吴襄微微一笑,这么多年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儿子。略微沉吟了一下,吴襄大声的喊道:桂儿。过来

    少年原本蹲在地上,听到有人叫自己便抬头看去,当看到是自己的父亲之后,少年便跑了过来。来到吴襄的身边,对着吴襄施了一礼。大声的道:父亲

    桂儿,这是辽东督师孙大帅,桂儿快来见礼拉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孙承宗的身边,吴襄沉声道。

    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少年恭敬的道:吴三桂见过孙大帅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承宗笑着道:好,不错,后生可畏啊又转过头笑着对吴襄道:吴将军有一个好儿子,这么年轻出sè,怎么没有参军

    回大帅,三桂从小就十分的有天赋,无论是练武或者是兵书,卑职准备明年的武举送他进京。相信以他的能力,应该能够有一个好前程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吴襄笑着道。吴襄明白无论是自己的前途,或者是儿子的前途,都是孙承宗一句话的事情。

    淡然的笑了笑,孙承宗满意的道:大明的人才啊将来大明的江山都要靠这些年轻人,看到他,老夫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大帅智谋深远,实乃是辽东之福,朝廷之福大帅刚刚赴任辽东,便取得了沈阳大胜,卑职相信平复建奴,不过是时间问题吴襄见孙承宗很欣赏自己的儿子,不由笑着说道。

    四下看了看,吴襄笑着道:大帅,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到里面去吧酒菜可能还要等一下,不过卑职这里有上好的茶叶,还是去客厅喝茶吧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到客厅去喝茶吧老夫十分的想看看,吴将军有什么好茶叶,希望不要让老夫失望啊笑着看着吴襄,孙承宗淡然的说道。

    大帅这边请,卑职相信,肯定不会让大帅失望的吴襄一伸手,笑着说道。

    一行人缓步的向着吴家的大厅走了过去,孙承宗不时问一问吴三桂的事情,看的出来,他对这个年轻人十分的感兴趣

    孙承宗这边有说有笑,天启皇帝的早朝却有些焦头烂额了,整个一个早朝只把孙承宗接任蓟辽总督的事情给定了下来,辽东督师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好呢

    看着站出来的熊文灿,天启皇帝的眉头就是一皱,对于熊文灿天启皇帝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不过总觉的他不适合做辽东督师。

    陛下,臣才疏学浅,虽然打过倭寇,不过也是因为将士们用命,臣才能立此功劳。辽东督师臣自认不能升任,一旦除了什么纰漏,臣自然是最该万死,可是辽东一地不能有闪失啊熊文灿此时是打定了注意,这次的事情自己多多的远远的,低调一点。希望天启皇帝能不找自己的麻烦。虽然自己和东林党有些关联,可是相交不是很深啊

    看着熊文灿想要退却的样子,天启皇帝明白,这次自己的大清洗,让很多官员产生了明哲保身的想法。看来想要改变自己这次留下的印象,需要的时间不是一点半点的啊

    既然这样。朕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先放下吧让朕好好的想想天启皇帝皱着眉头,在下面扫视了一圈,面无表情的说道。

    看着下面大臣,天启皇帝也觉得有些累了,便开口问道:众位爱卿,还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启奏的

    陛下,臣有本奏天启皇帝的话刚说完,一个人便站了出来,正是礼部左侍郎韩光吉。自从孙如游被下狱之后,礼部的事情正是由他负责。这个人没有自己的党派,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也是你有他的能力的。只是前几年孙如游做礼部尚书,没有他施展的机会。此时孙如油被下狱,他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看了一眼韩光吉,天启皇帝沉声道:韩爱卿,有什么事情说吧

    陛下。神宗皇帝已经仙逝了,按照规矩是时候应该修神宗实录了。先帝也仙逝了。也应该修有实录,臣请陛下下旨为神宗皇帝和先帝修实录韩光吉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大声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去做,有人提出来自己不可能反对。不然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就算自己是皇上。肯定也吃不消。

    下面的大臣见天启皇帝低头沉思,不由的由有些诧异,这本来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怎么天启皇帝一副为难的表情很多大臣不由想到了这几位皇帝的关系,天启皇帝对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没有什么好感。难道不想修实录,那可是不孝的行为啊

    这个时候就又有人要站出来,天启皇帝知道绝不能让这些人说话,便淡然的道:朕在想之前早朝的事情,有爱卿希望朕重审张居正的案子。这件案子是神宗皇帝时候的大案,想要修订神宗实录,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陛下圣明,如果将这件案子计入神宗陛下的实录,会有损神宗陛下的英明臣以为应尽快重审张居正一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谈到张居正的事情,朝堂上最激动的只能由一个人,那就是刑部尚书官应震。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他,一脸认真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颇为严肃的道:无论是张居正真的居心叵测,还是神宗皇帝收人蒙蔽,这件事情还是要查清楚的好。至于修订史书的事情,还是等这件事情结束在说吧

    陛下圣明所有大臣都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明白,张居正就是冤枉的,不过也不是神宗皇帝受人蒙蔽,万历皇帝本身就想抱负张居正。那位薄情寡恩的帝王,在所有的大臣心里都没有一个好印象。不过自然不有人站出来指责,只能说是万历皇上受人蒙骗,也不知道这次事情谁会背黑锅,这屎盆子会扣到谁的脑袋上。

    众位爱卿起来吧张居正的案子事涉神宗皇帝,需要严谨之人办理,众位爱卿看这个案子应该交给谁来审理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沉声道。

    这个时候下面的人就面面相觑了,这个可是一个烫手山芋,谁接到手里都容易粘上。牵扯太大了,张居正在民间的威望太高,如果不给张居正平反,那自己的声名一定毁于一旦,那就完了可是如果给张居正平反,那就不一定会得罪到谁当年推倒张居正的可不止东林党这些人,还有其他的人,这些人虽然很多都不在了。可是这些人的门生故吏,子孙后代可都在,想要翻案,肯定是不太容易。

    对于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有都是避之惟恐不及,只有一个人奋勇的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刑部尚书官应震。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给张居正平反昭雪,自己就算这条命丢了也值得了

    陛下,臣身为刑部尚书,张居正的案子由臣审理正合适不过。臣请陛下将此案交给臣审理,臣一定尽心竭力官应震撩起衣服跪倒,以头触地大声的说道。

    看到这一幕,朝堂上的官员神情都颇为怪异,把案子交给官应震,那结果不言自明啊看到官应震摆出一副公正严明的样子,所有的大臣都想上去揍他一顿,太不要脸了为了不让自己笑出来,或者冲出去踹这个家伙一脚,所有的大臣都盯着大殿的衡量看,仿佛第一看到上面的花纹一样。

    看着下面的这一幕,天启皇帝也不知道说什么了,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道:官爱卿公忠体国,为朕分忧,不为艰险,真乃国之干臣。既然官爱卿自告奋勇,朕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不过由刑部肚子审理此案,怕是被人攻讦,这样吧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臣等遵旨一边躺着也中枪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看向官应震的目光已经充满了幽怨。

    天启皇帝略微沉吟了一下,颇为玩味的笑了笑,开口道:这次的案子,刑部作为主审,都察院和大理寺作为副审。官爱卿,这次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希望爱卿能够公平公正的审案,不要有私心,朕相信爱卿一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官应震努力压住心中的喜悦,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秉公办理,绝不循私偏袒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

    此时大殿里的大臣,全都看着大殿的顶部,仿佛上面的那条金龙就要活了一般。可是仔细看去就会发现,每个大臣的脸上都挂着十分复杂的神情,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更多人则是在忍着不让自己站出骂娘。

    真正高兴的就只有都察院和大理寺了,这做副使就轻松多了,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传出去,又会有什么样的震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