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灾和平叛

独坐池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我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听到骆思恭的话,大殿里的人全都愣住了,左都御史杨鹤一脸的痴愣,天启皇帝则是苦笑着摇头。看来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挡也挡不住。骆思恭的神sè也是颇为难看,刚刚经历了北疆战事,南疆有发生叛乱,黄河又决口了,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天启皇帝记得四川的叛乱和辽东的战事有关,朝廷征调全国兵马增援辽东,四川永宁宣抚司宣抚使奢崇明才趁机叛乱的。现在辽东的战事顺利,沈阳大捷,辽东没有出现大溃败。朝廷也没有下令征调四川的兵马,怎么还会有异动

    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四川地处边陲,各民族混居,很是复杂。臣派去的锦衣卫在那里找到了锦衣卫的暗桩,经过多方打探发现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却是有不臣之心。他似乎一直再等带着机会,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不过前些ri子山东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四川,奢崇明似乎准备朝廷清剿山东叛乱之际反叛朝廷。骆思恭说这些的话的时候,神情显得很怪异,已经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生气了。

    天启皇帝和杨鹤也是哭笑不得,这个时代交通十分的不发达,消息传播的也是非常的慢。山东的叛乱已经被平复了,四川那边居然才接到叛乱的消息。

    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无奈的说道:锦衣卫的消息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回皇上,是十五天前骆思恭恭敬的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十五天从四川到京城,这个速度怎么说都不慢了。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迟疑着说道:那说不定四川那边已经可是叛乱了

    骆思恭和杨鹤都没有说话,这个当然是有可能的,他们便用默认回答了天启皇帝。

    拿起骆思恭的密报,天启皇帝在手里轻轻的摔打着,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天启皇帝无奈的说道:等一下一起商议一下吧看看群臣有什么好主意

    皇上圣明这个时候这句话就来上了用场了,杨鹤和骆思恭非常有默契的喊道。

    时间不长,六部和内阁大学士们就全都来了,有的已经向王承恩打听过了。在知道黄河决口之后,大臣们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大明朝真是多灾多难啊

    天启皇帝缓步的走进大殿里,坐到了龙书案后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例行公事一般的参拜过后,天启皇帝也没有迟疑,沉声说道:今天召集众位爱卿过来,是因为有大事情发生了。

    下面的大臣全都竖着耳朵听着,其实黄河决口也不是第一次,在他们看来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既然有灾害,那就派钱粮赈灾,这本就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大臣们也都明白,国库里面没有钱,这钱还是要从天启皇帝的内库里面出。只要天启皇帝出钱出粮,这事情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见他们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天启皇帝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简单的决口自然好,只是这次是黄河改道了。自从万历年间潘季驯治理黄河之后,朝廷财政一直紧张,对黄河的堤坝并没有进行过整修,天启皇帝心里也清楚这里面不存在什么贪污修河公款的事情。

    扫视了一圈,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王承恩的身上,沉声说道:你把左光斗的奏折念一念,只念关于灾情的部分。

    接过天启皇帝的奏折,王承恩微微一愣,看来这份奏折上左光斗写了别的东西啊打开奏折之后,王承恩便连忙向下看去,当看到左光斗的猜想之后,王承恩顿时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后跟直接透到了天灵盖。

    王承恩努力的平抚着自己的心情,不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对。等到他将奏折读完,他的内衣都已经湿透了,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

    下面的大臣此时已经严肃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都有一些难看,他们也没想到黄河并不是简单的决口,而是直接改道了。

    天启皇帝看着下面的大臣,等待着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吴亮嗣,这样的事情户部必须要先说话。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爱卿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吧

    皇上,臣认为应该先决定赈灾大臣,派往此次改道的灵璧县赈灾。另外考察一下需要修补的黄河大堤,尽快的拿出一个方案来。吴亮嗣也是颇具才能的人,jg于计算钱粮,对于大局的把握也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众位爱卿有什么别的看法吗示意吴亮嗣退回去,天启皇帝再一次问道。

    陛下,臣觉得吴大人说的有道理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筹粮赈灾如今浙江的漕粮已经征收完毕,共计二十万担,臣请拨付十万担到灵璧赈灾。又有一个站了出来,正是刚刚入阁的徐光启。

    天启皇帝看到徐光启顿时一愣,原本以为他会在火器厂,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事情也是颇为巧合,徐光启正在工部研究调拨工匠的事情,正巧遇上,也就跟着来了。

    天启皇帝没有说话,浙江的漕粮二十万担的确是不少,拨付十万担给灵璧赈灾也够了。十万担粮食没有了,京城的漕粮也无法保证,看来自己要拿钱卖粮了。

    慢慢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哪位爱卿愿意去灵璧赈灾

    下面大臣们都没有说话,职位不够的自然不敢开口,职位够的都在盘算。赈灾虽然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可是也非常的容易出事情啊

    陛下,臣愿前往灵璧赈灾大部分人还在犹豫,已经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当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人正是工部尚书袁应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袁应泰以前的事情,袁应泰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初授临漳知县。他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又调任河内,引沁水穿太行山,开挖广济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当地百姓为其立袁公祠。黄河在朱旺决口,役夫多死者。袁应泰设席为庐,饮食作止有度,民欢然趋事,治行冠两河。

    对于这样一个以治河起家的人物,没有人会说什么,毕竟整个朝堂上没有谁由他又能力治河。宽且袁应泰乃是工部尚书,整修河堤乃是工部分内之事,他并没有捞过界。只是堂堂的工部尚书要去赈灾,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天启皇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有这样一个人去自然是非常好。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爱卿就去吧此次赈灾之后,爱卿和左光斗好好的考察黄河的大提,哪里有不妥的地方全都奏报上来。自从潘季驯治河以来,朝廷一直没有从新整修过大堤,趁着这次好好监察一下。

    皇上圣明大臣一起口中称颂,看样子天启皇帝是要修河堤,不过朝廷有这个经历吗这钱从哪里来啊不过也没有谁愚蠢到去问这个问题。

    可能还会有很多的问题,不过现在也只能说到这里了,剩余的事情要等到袁应泰到灵璧之后在说了。

    骆思恭,把你的事情说说吧大臣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天启皇帝再一次开口说道,显然是还有事情啊

    是,皇上得了天启皇帝的允许,骆思恭便将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臣们全都面面相觑,原来是四川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小事情。南疆的土司总是有造反的,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事情还是需要解决的,毕竟这关乎到大明朝的脸面,很多大臣的脸上已经有气愤的神情了。

    陛下,臣有本奏这次站出来的是兵部尚书熊文灿,自从平定山东叛乱之后,熊文灿已经加了少保衔。不过他没有做过翰林,此生内阁无望,兵部尚书也就到头了。

    熊爱卿有话尽管说天启皇帝看着熊文灿,点着头说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熊文灿开口说道: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小小蛮夷不过化外之民,竟敢如此行径,实在是天人公愤

    所有人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熊文灿,这根本就不是他说话的风格,倒像是那些御史言官,让人觉得很是怪异。

    在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熊文灿正sè道:对于这种怀有此等心思的外夷,一定要将其剿灭,臣举荐一人可担当此人。

    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了,熊文灿这是要保举人啊值得兵部尚书如此的人,当今世上恐怕不多,这究竟是要保举谁啊包括天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好奇的等着熊文灿说出这个名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