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要一个托】

水鬼游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大世争锋最新章节!

    解决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大生纱厂的掌舵人张謇忽然发现,自己肩上的压力一下子没有,感觉无比的轻松和自然。这是他这辈子都没有感受过的,就像是翱翔于空中的飞鸟,俯瞰着自己人生的记忆点滴。

    就算是他眼下还无法卸掉大生纱厂董事长的职务,可身上的压力已经没有了,自然不存在为纱厂的生存而担忧。

    而王学谦从美国买来的棉花,也解决了纱厂的原料问题,甚至不仅仅是大生纱厂,连聂云台,民国其他的纱厂都可能获得足够的好处。这让他内心对王学谦的欣赏更进了一步。参观萧山工业区规划的时候,感受到了全所未有的新意,还有政府在工业化中担任的责任和承担的重要角色。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同时又感觉自己这几十年来,宛如井底之蛙一样,********地以为,实业是资本家的工作,和政府没有多少关系。

    当然,张謇的实业救国之中,其实获得政府的支持也就开始的几年时间。两江总督刘坤一帮了他不少忙。

    忽然想到了退休之后,是享受天伦之乐,还是找点事干,让张謇有点举棋不定。

    似乎西方世界的大人物在卸任之后,会写回忆录打发时间,自己要不要写?

    写中状元的秘籍?

    民国已经没有科举,考公费留洋的资格,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写做生意?

    大生纱厂都快倒闭了,就不丢这个人了。

    难道要写办学?

    张謇名下资助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中等学校,大学好像一家都没有,在上海算是有一家,不过简陋地让他都看不过去,更不要说名声了。不过凭借他在官商两界的地位,拉到办学资金应该不算太困难。

    大部分民国的高官,或者是商场的巨擘在回乡之后,很多会将教育作为晚年发光发热的舞台。这和东方文化之中,立德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只是影响力上稍微欠缺一点,加上参观浙江的教育改革,张謇发现自己投身教育的意义不大。

    王学谦是天才吗?

    可能是,可能不是。

    但毋庸置疑的是,王学谦的眼界开阔的程度,已经不是他们这些老派的先驱者能够比得上的了。尤其是在民生、教育、经济等领域,这些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更是有着让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不仅仅是脑力上的优势,而是开阔的眼界自然而然的胜人一筹。

    而浙江这两年经济的腾飞,也让张謇吃惊不已。不同于他的大生纱厂那种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从下至上的革命化的进步,让张謇吃紧不已的同时,开始反思。

    教育恐怕还是民国未来进步最重要的动力。

    而这种念头,在民国其他地区恐怕都没有存在过,东方人注重教育,更在于文明和道德上的竖立,忽略了科学和技术上的探索,这导致东方式的教育更多的是说教,而并非动手和实践。

    正当张謇和陶行知等人越来越熟悉,准备在浙江取经学习的时候,王学谦办公室的秘书找到他,告诉他大生纱厂的资产重组方案。规定的股份张謇不在乎,张家不需要靠着纱厂当富二代,南通的张家是书香门第,子弟对于财富的需求并不像是军阀那样,有着无休止的贪念。而因为大生纱厂已经濒临破产,且资不抵债,张謇在纱厂的股份不会太多。

    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的股份不能算是让人满意,但绝不会让张謇觉得难以接受。

    可王学谦在督军府的会客厅里说的第一句话,让张謇目瞪口呆:“这次大生纱厂的重组方案交给东方投资银行,具体方案让东方银行的总经理卫挺生博士解释一下。”

    卫挺生站起来,对周围人示意,其实也就几个核心人物,叶景葵算是有幸跟着张謇参加。聂云台是来学习取经的,还有一部分浙江的政府官员。

    卫挺生属于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家伙,一开口,就把大部分人吓傻了:“大家都认为,破产和资不抵债的资产重组是将钱丢在水里,眼睁睁地看着钱打水漂。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过于武断的,缺乏对经济社会了解的。现在我要说的是,如何在资产重组之中挣钱!”

    “投资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用自己的钱,赚客户的钱;而是用客户的钱,赚自己的钱。在资本市场上,就变成了用股民的钱,赚市场内的钱……原始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那套理论已经过时了。”

    张謇很纳闷,也很憋屈,如果破产都能赚钱,他的大生纱厂至于让给王学谦吗?

    难道他不会自己挣这份钱?

    可张謇绝对想不到的是,在民国,王学谦也好,卫挺生也罢,都有这份底气说让破产变成最赚钱的买卖。因为他们手里握着一个别人没有的优势资源——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幕后大老板。

    作为裁判,他们想要这么做,就这么做。只要不是太过分,就不会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当然,也需要被处置的资产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百度搜索→而大生纱厂恰好就是这么一家公司,作为两年前的明星上市公司,现在股市的垃圾股,大生纱厂的股票在别人手里可能是快要变成一张废纸了,而在卫挺生的手里,这将是一张能够创造奇迹的财富契约。

    不管是王学谦是否决心救大生纱厂,卫挺生的布局已经开始,通过报纸,媒体的传递,甚至街头小道消息的传播,让大生纱厂的股票价值越来越低,而同时他手中控制着大量的纱厂股份。总数已经超过五成,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至少是对张謇来说如此,从某种规则上来说,张謇已经失去了大生纱厂的实际管理权力。

    就算是一身轻松的张謇,听着卫挺生满是魔性蛊惑嗓音的话,也是后怕不已。

    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不具备控制大生纱厂的股份了。当然,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因为这两年里,尤其是去年,纱厂行业受到了最为惨重的压力,而且不少纱厂的借款到期,而大生纱厂不具备还款的能力,只能采取非常的手段,借款转化成了股份。

    这个方案原本是银行和钱庄提出来的方案,那时候的大生纱厂是民国的明星企业,在利润上,仅次于卢汉铁路。可卢汉铁路是什么规模,投资近5000万的资源,根本就不是大生纱厂能够相提并论的。大生纱厂在投资者的眼里,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自然股份要比贷款有用的多。

    拿到了股份的钱庄和银行并没有因为完成了他们的预定目标而沾沾自喜,反而是被套牢了的无奈。

    没有了纱厂固定的高额利息,而分红却变得遥遥无期。规模小的钱庄自然无法承受,钱庄是需要现金流来支撑的,没有现金流,钱庄就会因为银库的不足,一旦发生挤兑的风潮,倒闭只是旦夕之间而已。连一代巨富胡雪岩都是倒在了钱庄挤兑的风波之下,更何况扬州等地的小钱庄呢?

    好在大生纱厂是上市公司,没有利息,还能在股市上兑换出去,就算是亏钱,也认了。

    很快,上海的华商政权交易所内,大生纱厂的股票开始多了起来,价格股价越来越低,反而交易所内大生纱厂的股票却越来越多,价格一日三变,简直已经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

    这时候,大部分想要脱手的钱庄银行都已经束手无策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接手他们手中的股票。

    卫挺生只要指使人做的隐秘一点,很难让人发现,因为整个交易所上下都是他的人,没理由还被人看出端倪来。如果他这样的身份想要操控股价都失败的话,华尔街的财团们早就破产了。

    “张先生,这里有几份文件需要你签署。”

    张謇看了一眼给他巨大震撼的卫挺生,颇有点担心的点头道:“好吧。”

    “这个……破产申明,是需要登报的吗?”

    “交易所所属的《证券报》在头版头条首次刊登,然后各大报纸会相继讣告。”卫挺生解释道。

    “这是……股份转让,可是这家纱厂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张謇郁闷的看着转让协议上,属于他名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将给一家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

    不仅如此,他名下最后的百分之十,也就是王学谦允诺给他的那部分股份也会挂在这家公司名下。可问题是,这家公司取了一个高端到让他都觉得心潮澎湃的名字,可给他的感觉是,越是那种故作玄虚的名字,越有可能是皮包公司。

    “这家集团公司,早就成立了,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实体经济,只有资本报告。不过很快,这家公司就成为民国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您就不要担心了。”

    “另外,您转让股份,还能获得一笔十万元的转让金,这是支票。”

    贱卖,绝对是贱卖。

    可张謇不知道的是,卫挺生的脸上还有种给张謇赚了大便宜的样子。这让他很好奇,那些大生纱厂的股东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才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换成了钱。

    如果张謇问的话,卫挺生一定会自豪的说道:“白菜,大生纱厂就值一个白菜的价。”

    好在张謇给予对王学谦的信任,并没有多问。拿着毛笔的手有点颤颤巍巍地将文件一份份地签署完成,年纪大了,拿毛笔的手腕就有点不太稳定。

    张謇签署完所有的文件,仰起头迷惘的看着卫挺生:“然后呢?”

    “等着明天的报纸,刊登大生纱厂破产的消息。”

    “这就能挣钱了?”

    “开什么玩笑?”卫挺生作为奸商中的一员,这么可能将最关键的部分告诉张謇,其实告诉他也没问题。可张謇期待的眼神会不会也想着要分钱的意思?

    这份钱可和张謇没什么关系,是投资银行的利润,想要从卫挺生的兜里翻出钱来,除非是王学谦,谁让他是大老板?或者是长得祸国殃民的美女,老卫自从在燕京官场坐了几年的冷板凳之后,内心早就被官场腐化,可就是没人给他机会。

    跟着王学谦之后,一颗不再安分的心,再也平静不了了。

    第二天下午,张謇在上海接受了《申报》的专访,情绪低落的表示,大生纱厂已经无力偿还债务,只能申请破产。作为上市公司,大生纱厂的董事会不具备无限偿还责任,一旦申请破产成功,那么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的钱只能打水漂了。

    去纱厂搬家当?

    除非疯了,大生纱厂值点钱的家当就是织布机,一架大机器,从头到尾,至少十几米,谁搬得动?

    于是,大生纱厂的股票在上海滩马路上疯狂交易起来……持续了三天之后。大生纱厂破产进入程序,而卫挺生也终于控制了大生纱厂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最后的那百分之十,要么持有者根本不知道,要么人在外地,根本就赶不回来。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家名叫东方纺织集团的公司,收购了大生纱厂的股份之后,表示将借壳上市。

    而原有大生纱厂的股份,将按照比例兑换这家新公司的股票。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生纱厂的股票竟然如同火箭一般,冲上云霄,这种过山车一般的过程,仅仅是在一个礼拜之内发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张謇也好像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如果卫挺生将先期收购的股票放出一部分,他投入的钱就已经收回来了。

    这种赚钱的方式,比抢劫都快。

    不过作为道德君子的张謇,对此嗤之以鼻,横批四个大字:‘歪门邪道’。

    可张謇连一个正儿八经鄙视的表情都没有做完的功夫,他就慌了,卫挺生要卖大达轮船公司。这是大生纱厂所属的产业之一,也是被张謇寄予厚望的产业,因为这家轮船公司打破了英国人在长江航线上的垄断地位,是民族资本的象征。

    情感上胜于一切的民国,这家公司要是落在外国洋行手里,肯定会要闹出天大的事来。

    虽说,王学谦也给张謇打过预防针,这家长期亏损的轮船公司一定要卖掉,但这一刻,张謇不淡定了,满世界的寻找本国买家,收购这家轮船公司。

    拍卖就定在这周末的环球大厦的主宴会厅里,请柬已经发出去了,卫挺生却有点担忧,给王学谦去了一个电话,就说了一句话:“我要一个托。”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学谦的声音再一次传过来:“要一个什么样的托?”

    “鬼子,洋鬼子,国人不顶用。”卫挺生说出这句话卖良心的话,说明他已经无可救药地堕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