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播情浪子文集最新章节!
红楼梦第五回书“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在这一回书中,作者通过宝玉之口眼,借游太虚幻境之假说,道出了红楼梦中十二位主要人物即金陵十二钗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其命运结局。又因为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书是高鹗续作(此论尚有争议,姑放过),明显的有失前八十回雪芹的艺术水准和风格,即使在故事情节上也有矛盾和改动的痕迹(有关此论,多数的红迷、学者是同意的,姑存之)。故这第五回书中的红楼梦判词和曲词成为探知雪芹八十回后原笔原意之众女儿即十二钗的故事情节和命运结局的主要依据及线索。红楼梦之争论很大的原因和争论的焦点都是在雪芹原笔原意和续书的差异及优劣上。因此,对红楼梦曲词和判词的理解不同,对整本红楼梦的解读也不同。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已近三百年,但对其的解读和争论一直未停息过,尤其是关于红楼梦曲词和判词的解读和争论更是焦点。对红楼梦曲词的解读历来众说纷云,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说法,逐使其迷雾重重,成为红楼梦所谓十大谜之一。
红楼梦引子云:“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对于这一段红楼梦引子,前人也说过,很明显是讲雪芹成书过程的心绪心境。此说我也同意,但我不免还有一痴问:“谁能回答曲词中提出的‘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之问?”
试想天地初开,上帝造人既为万物之精灵,而人生而有情,这“情”从何而来?又最终向何处去?若是上帝把“情种”播种于人心,可谓人心不死“情”亦不灭。
“情”之于人间开花结果,令多少的“红男绿女”痴狂,让多少的英雄气短。“情”若是上帝播撒于人心的不灭种子的话,这粒“情种”又是何物何样?这恐怕不仅是我的痴问,也是雪芹的痴心吧。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雪情自问,没有自答,答案在后面的书中故事里,要靠读者自去体悟感受,去找出自己的答案。相信千个读者有千种感受,亦有千般答案。但作者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都只为风月情浓”“风月之情”这是世人“情”之常态,也是俗情之常态,用书中警幻的话说,皮肉之淫尔。但书中之大旨谈情的主眼还有宝玉的“意淫”之说也是作者极力颂扬的“情”之另一面。若说“意淫”是“情”之根本,那么,宝玉实可堪称“情种”的化身。但若说雪芹所感叹的“都只为风月情浓”才是大众俗世所接受的“情”之实质,那么,我们可以说,满眼满世界晃荡着的都是“情种”
对于宝玉之“意淫”之情,确实是有超凡脱俗的地方,不是常人能及和能够理解的。但若能解得宝玉之情,则解整部红楼梦大旨谈情之主旨矣。解此主旨,方谈得上稍解红楼梦之“其中味”方不枉读了一场红楼梦。
鲁迅把红楼梦划分为“人情”小说。这“人情”二字亦算是鲁迅对红楼梦之大旨谈情之“情”的理解吧。但这“人情”二字何解?岂可轻易定论。就这两个字,西方的哲人分为了唯物主义论者,唯心主义论者,二者争了几千年也没个了结。就从字面上来说,鲁迅的“人情”二字下得实在是高明精当,不唯物也不唯心却二者俱存。顾名思义“人情”者,人固有的情感也。它是人固有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等同于其他动物的。但这“人情”表现在千万人上就有千差和万别,正象同是玫瑰的种,但播下后开出来的花朵却没有那两朵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同是玫瑰,其花朵的大小、形态、色泽等总有细微的差别。“情”之于人也是一样,其“种”播下后,开出的“情花”亦是本质之外有着千差和万别。
细究雪芹之心意,其借警幻之口道:“情既相逢必主淫”;“好色既淫,知情更淫”其虽不否定行而下的“都只为风月情浓”的皮肉之淫,但其心之仰慕和歌颂行而上的宝玉之“意淫”是不言而喻的。从这点上论,雪芹之“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之问,代其答曰:“意淫”之“古今第一淫人”贾宝玉是也。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暂时相对自由的“女儿国”——大观园,这里只有青春的诗和酒,只有风花雪月的浪漫。这使得红楼梦中的宝黛钗之纯真“唯美”恋情得以发生和有了物质上的依存。在这充满酒香花芳和女儿浓情蜜意的大观园,贾宝玉是唯一的男性,他的存在,犹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也哄动点燃了正值青春妙龄的众女儿的萌动情思。若说大观园是“情”的光热水分和空气,那么众女儿就是“情”的土壤,而贾宝玉则是“情种”无疑了。他这一粒“情种”的发芽开花,勾引出了多少的“情债冤孽”
宝玉既是“情种”此“情种”之情又以“意淫”为最;不禁要问,何为“意淫”?用雪芹假警幻之口的话说:“‘意淫’二字可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心有灵犀”也就是精神上的相通和相恋。然而“情种”贾宝玉的“意淫”又不仅局限于男女之“情”上,他的“意淫”有更为广泛的胸怀。他和水做的女儿间心有灵犀,也和天地间的自然之美心灵相通。所以在他的心里,天地间的花草树木,乃至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可相通的,都可感可悟的。因此,他对着花草会痴语,见着水中的鱼儿也要对着自言自语一番,甚至想着画中的女儿无人陪伴会寂寞而要去看望她。宝玉的“意淫”是超越现实的“唯美”之心。只要是美的事物,他都爱,并为之痴狂。他对美有灵敏的捕捉能力和几近疯狂的欲望。
宝玉之“意淫”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宝玉尤为强烈,超越了常人的理解和思维范畴。而爱美的心理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人类之“情”的发端和根源;因此“唯美”之心可谓是人间之“情种”矣。若人间无美,人间亦无情。
爱美之心发展了人类的抽象思维,可以说“美”是一切文学艺术追求的目标,而人类的爱美之心是其存在的前提和价值所在。宝玉的“唯美”之心使得他的“情”、他的“意淫”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和阶级,超越了身份的约束及限制,表现为很强烈的超越性和超脱性,即使是如今的人们亦很难理解。但毕竟所有的文艺创作都是来源于现实,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并不是天外来客,更不是火星王子。作者寄托在宝玉身上的理想和“情”的期盼之目光之深邃久远,超越了时空,至今深深的打动着亿万红迷的心。有学者说宝玉之爱是博爱、平等、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思想的的萌芽,是什么新人类的启蒙,我觉得这样的论调实在不是很高明。红楼梦没有主义,雪芹、宝玉更不知“主义”为何物,打着红楼梦的幌子而谈姓社还是姓资之主义的人别有用心;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切为了政治运动,就曾对红楼梦这一经典做过“政治手术”而我在小文“贾宝玉的唯美主义”中却违背初衷,大谈主义,这实在是凑热闹和出于无奈,但绝没有一点政治的臭气,这也算是万幸,否则,有罪。
人心不死,爱美之欲不灭“情种”亦不绝。
诗曰:
“情种”之问实堪奇
奇为之答已属痴
人心不死情不灭
一把辛酸泪是谜
2009年5月3日